• 27

為什麼要花400億建蘇花高 不一年花個幾億元補助台鐵台北花蓮路段???


你他爹的我就陰你 wrote:
我老家在玉里跟瑞穗中間 公車一個小時才一班


同鄉阿~~我老家在三民
花東火車票一直有個奇怪的現象
節慶時網路開賣不到五分鐘熱門的票種一定售光
如果好運搭上車~~會發現~~車廂中~~有部分座位根本從台北到玉里都沒人
回程也差不多~~
一天沒蓋好合適的道路(蘇花xx)
也許會合大多數人的意(好山好水在花東)
但對於當地人或外出的遊子,卻是無言的道路
明明地圖上我老家跟嘉義差不多位置
但回家的時間卻是多上一倍(感謝雪隧通車了)
開車那塞法~~才真的是想哭~~多年前曾有初五從台東開回來,耗了快14個小時才到台北
現在乖乖搭火車
搶不到火車坐票~~
就硬站著回去

唉~~離題了~~
百姓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一條方便又安全的回家道路。
環保人士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維護台灣的生態環境。
政府難道不能把兩方面的想法結合,蓋一條既環保又安全的道路嗎?
為什麼一定要搞成非A即B呢?
技術的事情就留給專家,我就不相信做不到,就如同一般的公司,難道所有的事情都是既合情又何合理的嗎?
老闆或者主管要的,不就得要想辦法生出來,現在各位政治人物的老闆提出需求了,難道不用竭力完成嗎?

andy9999 wrote:
花蓮人口外移為啥 回家的路是如此遙遠 開版的 又知道多少


我是宜蘭人

北宜高還沒開之前
回宜蘭的路只有北宜公路跟濱海公路可以選
每次走完都脫一層皮
雖然是好山好水
不過很多宜蘭人都不住宜蘭
同學朋友除了家中有開店之外
都是在外縣市工作
一兩個月才回家一次

開通之後
現在回家只要40分
一星期回去一次
終於覺得宜蘭總算有家的感覺了

所以我可以了解花蓮人的苦
好山好水
結果城鄉差距越來越大
生活越來越難過
人都搬光光
我想應該不是花蓮人想要的

如果真的要什麼環評的話
乾脆把蘇花公路全封死最環保
到時花蓮真的會變成一片
只剩花草鳥獸..渺無人煙的淨土
如果說男人流著騙子的血液... 女人就有著演員的天份...............
我覺得這個議題沒什麼好說了

環評過的機會很大~~(環評後面都有政治力在操作)

所以蘇花改應該是一定會蓋了~~

希望傅縣長北上抗議能撐久一點~(不要只是做做樣子)

至於有安全疑慮的人以後就不要走蘇花改了~~

繼續走蘇花公路喔~~!!反正都不安全嘛~!

若照規矩來 wrote:
孩子,多讀點書,過十年再想想再發文吧~


科 科 科~ 說得真好 小孩子不用為養家餬口跑蘇花公路...這就是現實生活的兩難
010101010101不好玩,,

blackwheel wrote:
同鄉阿~~我老家在三...(恕刪)


如果好運搭上車~~會發現~~車廂中~~有部分座位根本從台北到玉里都沒人

=> 上週家人花蓮 參加婚禮
好在火車有通 , 否則要我開車翻過合歡山就累
, 的確一堆空位 ,
不過 因為站站停 ...沒辦法公路斷了只能火車多開幾趟 多停幾站

花蓮輪可以由國家經營 , 不使用時 調去跑澎湖縣 到台中
不能嗎 ?


casper31912345 wrote:
我是宜蘭人

北宜高還沒開之前
回宜蘭的路只有北宜公路跟濱海公路可以選
每次走完都脫一層皮
雖然是好山好水
不過很多宜蘭人都不住宜蘭
同學朋友除了家中有開店之外
都是在外縣市工作
一兩個月才回家一次

開通之後
現在回家只要40分
一星期回去一次
終於覺得宜蘭總算有家的感覺了

所以我可以了解花蓮人的苦
好山好水
結果城鄉差距越來越大
生活越來越難過
人都搬光光
我想應該不是花蓮人想要的

如果真的要什麼環評的話
乾脆把蘇花公路全封死最環保
到時花蓮真的會變成一片
只剩花草鳥獸..渺無人煙的淨土


北宜高的確改變了宜蘭的城鄉風貌,
相信以後會變化的更快,
不過會往那個方向前去就不是很清楚了~

另外花東地區真的是好山好水嗎?
其實應該是有點疑義的,
或許海拔100公尺以下真的是很美麗,
但是海拔100公尺以上呢?

關鍵字可能應該有以下幾個:

蘇澳:台灣水泥蘇澳廠、信大水泥南聖湖水泥製造廠
東澳:幸福水泥東澳廠
和平:台灣水泥和平廠
太魯閣:亞洲水泥花蓮廠

不過相信這條新的蘇花公路未來除了能為花東地區的人民帶來安全與便利之外,
也應該會促進更棒與更好的經濟發展的,
或許這就是新公路帶來的安全跟便利之外所需承受的必要之事吧!

即便如此,
小弟也是不反對新公路的建築的,
畢竟蘇花公路未來的危險性真的太高了,
不過由於對建築年限的不確定性,
劣者對於海運還是願意投贊成票的。
青杉磊落浪天涯,身如流雲氣如霞,醉臥鈴馬躍七海,笑舞白劍掃天下
海運的最主要問題還是卡在載客量吧(以能載運車輛的船隻來說)
蘇花公路非假日時車流會多嗎?
船體越大則維護費用越高
船體越小則運輸能力越低

花蓮海運發展不起來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沒有足夠的量
或者該說假日跟非假日的需求量差距太大

東北季風還是海象問題對於現代船體科技來說是能克服的
但是沒錢賺就代表沒有能力維護也沒有人願意投資

除非海運量高又穩定,否則海運是發展不起來的
同意+1

問問每年冬天東北季風開始的時候跑東徵的海軍弟兄吧.
東部的海象超惡劣,用船運,保證吐到七葷八素。

上面舉例的雙體船馬力如何如何,海軍跟美國租借的Knox級
艦長438呎,寬46.75呎,吃水24.75呎;標準排水量3,011噸,滿載3,877噸. 動力系統為2座鍋爐,一部西屋渦輪透賓主機,軸馬力35,000匹單軸推進,最高航速27節,巡航22節.

在東北季風下都不見得可以天天出航了,何況是民船。

海運只可以通半年吧,海運不是沒有過,古早古早有花蓮輪五六年級生應該都聽過,也許一堆人還坐過呢。

直持蓋蘇花改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