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sonQ wrote:
但是有另外一種"無業富人"卻是, 無固定職業, 但是靠收房租, 進出股市....等等方式累積財富並過生活....
他們的年收入可能都比一般受薪階級高, 但是目前可能有不少"合法"節稅的管道, 讓他們可以繳很低的稅.........(恕刪)
這樣的說法,太小看富人的所得水準,通常有必要動要到請會計師節稅的有錢人,說真的,他們不僅是原本應繳的所得稅比你一年的總所得高,甚至連給會計師的公費都比你一年的總所得高。(我以前在會計師事務所上班,老闆有接過case幫客戶做租稅規劃,每次的公費,就是台幣百萬起跳)
有個偏差的觀念,以為富人節稅,可以將總金額降至零,基本上是不大可能的,尤其是賺的愈多的,合法節稅的難度更高,對一個有錢人來說,一年省下個幾百萬甚至上億的稅金,其實基本上和我們上班族一年省下個幾千元至幾萬元是差不多的,富人有富人節稅的考量,窮人也有窮人的節稅考量,假設在公平的計算基礎上,節稅不應變成只有富人才可以做,是大家都可以做的,也許人家少繳的錢比你多,但是只要在節稅款佔總所得的比例相同的話,不存在公平正義的問題。
另合謂「合法」節稅的管道,也只是大家在猜測,具体如何操作,我想也沒有個例子可以參考,其實「非法」的逃稅管道,才是該拿來檢討的,真正想將所得減至所謂的「低」(就是接近0),一般是用非法的方法來達成的,那這是稅制的問題?還是人性的問題?還是征管力度的問題?就更值得大家來思考了 。
另有人說要消滅地下經驗,其實仔細想來,消費者才是地下經濟的幫兇,因為是需求創造了供給,試問一樣的東西,不開發票可以便宜個5%買的產品,有多少消費者可以堅持下去,用行動及成本支持合法的廠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