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關於廢死跟維持死刑議題的 這裡有些資料~~

ncume wrote:
那應該從減少誤判率的方面進行, 而不是廢死刑


GOOD~ 中肯!
但法官很努力研究案件 最終還是靠法官自己的自由心證(法官多少信心度才能下判我們不知道 且真的就準確?)
這樣說並非要去質疑法官能力 法官也是儘量做到公正公平客觀
世界上先進國家都努力在辦案技巧 在審理制度精進... 但還是有誤判發生(雖然機率很低 但無辜的就是不該冤死)

當已經努力了 發生誤判不能說法官的錯法官的責任 而是制度的盲點要檢討
無法做到完美 那就思考補救措施. 所以死刑的不可挽回性就該被討論.
這個世界上
沒有任何個人或組織有權剝削他人的生命




問題就在於這句話阿~~~

問題就在於誰規定,人沒有剝奪他人生命的權利.......

沒錯..是我們人類規定的,(不是這權力不存在過)

剝奪他人生命的權利..是我們自己從自己身上剝奪的.....

是我們所賦予法律的權利來限制這項行為對吧....是吧..是我們賦予用維護社會的盾

....而剝奪犯人生命的權利也是我們決定的

所以法律處決犯人的權利,...沒錯..也是我們賦予,用維護社會的劍,來處決越過這邊界的人



現在人權團體就是想用我們的盾回擊我們的劍對吧........




















現在定讞的有哪一位是冤的?
陳金火嗎?
都馬是物證人證堅不可破才會判死刑
稍有疑義就打回票
數十位法官律師部長窮數年求其生而不可得
夠了
我覺得一定從現在就養成行為負責的習慣
民眾都太被動了 以致於很難做到督促 就算聲音小也該培養勇氣去發聲吧
如果政府能帶頭做事情負責到底 那麼民眾耳濡目染 小孩子從小就在看著這些長大
這樣推這樣的前進...一定會有所改變

在政府尚未做到負責之前 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去推動這些
從很小的事情開始做起吧...能發聲就去發聲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量力而為的做自己能做的...莫以小善而不為的精神去實踐
這些各位聽起來也許不是那麼感動 但只要肯去進行 從小區做到大區...
一步一腳印的進前著...社會就是我們架構出來的不是嘛
不要太過依靠政府 因為政府不算成熟(就算已經執政過50年了也還是很年輕阿)
給自己機會去做一些事情 更勝過於指責互罵

這次廢死團雖然也不成熟的提出這個議題
但我們也該心存感謝...至少有人看見一些不同的角度(就算不見得被認同啦 都是珍貴的)
社會就是這樣才有進步的希望
大家表面上你好我好的但卻一直爛下去其實也是不健康的 不是嘛

從現在開始吧
負責告訴你身邊的五個朋友...做事情要負責任做個好樣的給後代子孫瞧瞧!
中和小黃 wrote:
現在定讞的有哪一位是冤的?
陳金火嗎?
都馬是物證人證堅不可破才會判死刑
稍有疑義就打回票
數十位法官律師部長窮數年求其生而不可得
夠了



心態問題...
我相信大部分死刑案例很高比率是他們罪證確鑿 罪有應得
但還是該為那微小的誤判機率戰戰競競

我是不知道台灣的誤判案例有哪些
至少第一頁維基貼文就有美國澳洲例子 他們法官難道不專業不客觀嗎? 應該正確的死刑判決為何數年後變成冤死?
所以人類在辦案審判還是有極限 無法100%完美 那所謂進步就是該往那看到的更為小更艱難的去思考.



誤判這件事也許這就是人民法治素養還未到達一定標準前所要承擔的吧
反過來思考...
如果沒有人被殺死那也不會有人被判死刑更不可能有被誤判的
也就是整個社會是一起在消化著 承擔著這些錯誤(有人被殺)
目前能做的只是盡可能的去達到不再有誤判而已
說因此而要去廢死刑那真的有點失焦
因為廢死的目地不該只是被這樣理解而已
換句話說...
要努力的地方以目前法治的水平來說真的很多大洞在漏水
不能因為怕漏水乾脆把整個船底都拆了 這樣會沈的更快

洞不只一個時 就要一個一個的去補 只能先從馬上能止住的去做
其他的再一一的補到齊為止

直持廢死者心裡也許真的如芒刺一般的在看待著誤判(人命關天)
這就好像支持死刑者在看待著廢死一般
同樣都是如芒刺一般的恨不得快點解決
但無奈
目前條件只能如此而已
這就是全民若 道德 守法素質一直不提升就一定會獲得的"代價"吧
ddoll288 wrote:
這次廢死團雖然也不成熟的提出這個議題
但我們也該心存感謝...至少有人看見一些不同的角度(就算不見得被認同啦 都是珍貴的)
社會就是這樣才有進步的希望
大家表面上你好我好的但卻一直爛下去其實也是不健康的 不是嘛

從現在開始吧
負責告訴你身邊的五個朋友...做事情要負責任做個好樣的給後代子孫瞧瞧!


您還真是熱血的人

這社會上的人的確習慣於你好我好但一直爛下去。有不同的聲音破壞和諧,就顯得惹人討厭。

不知是幸還是不幸,國小、國中求學過程中經歷了幾次 "多數暴力" 的洗禮,讓我對這個
風俗習慣嗅覺敏銳,保持距離 總覺得自己不應該是任何一個群體的一分子。

真要為這個群體好,就總是要有足夠數量的人保持距離,心懷批判,而不是加入選邊站的遊戲,
一個鼻孔出氣才叫合群。(然後另外一邊的人就非我族類)


說實在,我覺得是應該要研究一下政府目前對於兇殺案受害者的補助與協助到底做了多少。
或許在這個版上討論一下,找人出面請願或者找位辣妹助陣 (若想被主流媒體報導,這是無可奈何的手段)

支持死刑而且關心受害者家屬的人,也可做些比較有建設性與生產力的東東。而非試圖在網路上用口水淹死
假想中存在的 "廢死集團"。

至於您提到的,要做負責任的好榜樣... 說來慚愧,這是很沉重的承諾。我面對我家兩個小小孩都無法拍胸脯
跟他們說 "老爸做給你看"。若能做到,大概也就是那種隨時都可以死而無憾的人了。

意見不同無妨,總之大家加油。

[ ..... 重覆刪除重覆刪除重覆刪除重覆刪除 ...... ]

jenghan wrote:


這社會上的人的確習慣於你好我好但一直爛下去。有不同的聲音破壞和諧,就顯得惹人討厭。

不知是幸還是不幸,國小、國中求學過程中經歷了幾次 "多數暴力" 的洗禮,讓我對這個
風俗習慣嗅覺敏銳,保持距離 總覺得自己不應該是任何一個群體的一分子。

真要為這個群體好,就總是要有足夠數量的人保持距離,心懷批判,而不是加入選邊站的遊戲,
一個鼻孔出氣才叫合群。(然後另外一邊的人就非我族類)


說實在,我覺得是應該要研究一下政府目前對於兇殺案受害者的補助與協助到底做了多少我覺得是應該要研究一下政府目前對於兇殺案受害者的補助與協助到底做了多少。
或許在這個版上討論一下,找人出面請願或者找位辣妹助陣 (若想被主流媒體報導,這是無可奈何的手段)

支持死刑而且關心受害者家屬的人,也可做些比較有建設性與生產力的東東。而非試圖在網路上用口水淹死
假想中存在的 "廢死集團"。

至於您提到的,要做負責任的好榜樣... 說來慚愧,這是很沉重的承諾。我面對我家兩個小小孩都無法拍胸脯
跟他們說 "老爸做給你看"。若能做到,大概也就是那種隨時都可以死而無憾的人了。

意見不同無妨,總之大家加油。


您前面提到"多數暴力" 的洗禮之情況正是目前滿普遍的社會現象
因此我才感觸..政府該帶頭做事情要負責任
很多事情追根到底都是有人不負責任而造成的...包括今天談論的死刑議題也是
除了我們各自要花些時間確立自我對事情的判斷力之外還要有勇氣去表達出來

您提的很好...確實受害者家屬的補償問題一直未被重視過
而陸正爸也提說過..如果補償金額太高也有問題(也許有人因此希望家人被殺 這也不無可能哦 如詐領保險金之例)
具我所知受害者家屬在精神上受到極深的傷害這個就很難被撫平了
有網友提過說...法律就是這樣 能考慮到的層級只能是活著的人而已(我只是引言不針對發言者)
這個論點有待商榷 其實光是這一部份就很值得被討論了啦
甚至我都還覺得不該先廢死而是先把這些傷害傷口治療一下
不該是活著的人最大 更需要被保護而已 這樣也等同鼓勵犯罪
只要還活著有一口氣在 別怕!就是會獲得幫助 更視無忌憚的去殺人 只留下自己不死就好!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我這只是假設性的說詞而已 但不可否認這是很有可能發生的
我個人喜歡做有把握的事所以重視風險評估 大家沒必要去做風險太大代價太高的事嘛
如果普遍大眾一下子都能聯想到的事情 通常發生的機率就高 因為大家都這樣想了 更何況有心人....

我很欣賞您們幾位說話有條理又文辭並茂不激烈的推著個人理念
社會就是需要有更多這種人物 國家才有前途
不管各自想要的是否一致都是有助於社會增加思考能力的象徵

您最後提到.."要做負責任的好榜樣... 說來慚愧,這是很沉重的承諾..."
也許你我年紀懸殊時代背景有些不同才會這樣想吧
這也是我一再希望大家多去推行做事情要負責任的原因
現在就是整個社會風氣太差才導致做事情都卡來卡去的...無人負責程序無章
耗費太多資源在不必要的事情上面
實為可惜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