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都市景觀會變成這樣,也是跟台灣的歷史有關。台灣有史以來一直都是在動盪不安的狀態下,導致很多都市的發展計畫無法落實。清朝開始重視台灣到割讓給日本也不過短短的50年,而且清政府建設台灣著重的是戰略價值而非民生發展。日本統治社會開始安定到放棄台灣主權更是只有短短的30年,很多都市計畫、公共建設才剛開始動就又被迫中斷。國民政府遷台之後從十大建設到現在也不過40年,看看國外很多城市的都市計畫都是百年為一個單位的。社會動盪間接導致政府、人民只著重短利,不會把眼光放到長遠的未來。台灣要走上國外那樣的文化水準,沒有經過一定時間是達不到的。
台北、甚至是台灣的都市市容不佳,有人說是政府、政客的責任,但全體人民(包括在這嘴砲的你我)不是要負更大的責任嗎?買房屋時,一下要建商這邊打出去,一下要建商在頂樓加蓋,又哪裡有漂亮的市容?光是一個騎樓,占不到幾坪空間,又對公眾有益,都有人認為是侵害所有權、相關規定是惡法了請教??騎樓是公產還是私產??美好的市容、漂亮都市景觀?沒我家多個兩、三坪來的重要啦!要建更有特色、更有文化的建築?所需更多的經費從哪來?只要媒體捕風捉影來個『圖利』的指控,接著就會有一堆鄉民狂罵公務員,誰敢有突破性、建設性的思考?
我是覺得可以像荷蘭一樣、建立建築圖書館,把所有公家競圖過的圖面,模型,全部收藏起來供民眾參觀..一方面也可以抑制競圖作假的問題.很多競圖都做的不錯,得標的幾乎都不是最炫的得標了,因為法歸預算等問題,都都會再打折扣,能保留個5成算不錯的了因為建築設計都是接受業主委託的,所以事務所不方便公開..公家的競圖就沒這問題了.跟m01勸敗一樣,一旦把民眾的品味拉高了,要在下降就不可能了.民眾要蓋房子,去那建築圖書館參觀,心動了就不再隨便亂蓋了..大型的設計公司也應該支持..多提供一些資料短期是利空,大家會拿去抄,長期是利多,需要有品味設計的民眾會越來越多.民眾願意付費買好的設計,設計市場是加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