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還不起不要借,當你只有這條路可以走,不借過不了今天,就算是120%的利息,不得已還是得跳下去
回過頭來說,真正亂花錢的卡奴我並不同情,但不代表銀行就可以予取予求,前面講了一堆,銀行依法行事了嗎?銀行沒錯嗎?
朋友,不要混為一談,今天社會並不好過,借錢周轉是很平常的事,但銀行的態度與經營重點,造成他的成本問題,不該轉嫁到民眾身上,更何況銀行不是一般營業企業,若是只會鑽漏洞大賺黑心錢,難道不違法就是對的嗎?
我不認為今天重點該是「卡奴」,而應該是銀行與政府,銀行沒有進行合理的信用調查與管理,放任超額呆帳,造成成本高漲,卻回頭把責任完全推到卡奴身上,甚至進行不合理的信用緊縮,造成正常消費者的不便與可能的額外付出,銀行的黑心與政府的無能都該受到最大譴責。
舉個例子來說,銀行好比販賣香菸的人,今天賣香煙給青少年,沒有收入的青少年因此上了癮,沒錢買煙只好去偷去搶,年輕人固然有錯,沒錢就不該抽煙,但難道販賣的人沒錯?政府的缺乏監督沒錯?
相信沒有人為卡奴辯護,老實說,從來就沒有看過那個版上的人發言為那些亂刷的卡奴辯護,但是卻有很多人替銀行辯護?到底為什麼?老實說,我很想知道
敗家真是無底洞阿~
大約10年前吧,政府毅然決然的立法要求騎機車要戴安全帽。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你摔死干那些官員,還有干我屁事阿!
但是,每一個事故都會增加社會成本來處裡。
更別提那種摔的半死不死的,那要花掉多少醫療資源。
所以,政府做了這種決定。
今天,很多人也在現金卡,信用卡這邊看到了相同的問題。
因此才有人想要先找到一條讓兩邊都有好處的規則。
現在花小錢,以後才不用拿更多你我的稅金來做這些事。
金控業免稅,政府還要退稅。
前一陣子,政府撥了100億讓銀行打消信用卡跟現金卡的呆帳。
可是,銀行業者還是跟被打消呆帳的債務人繼續討債.....
說到這邊,我也想開銀行了。
誰可以借我一筆錢,不多100億就夠了。
講一個自己的例子(金額不高拉 可是號稱很摳的我 也曾經有這樣的歲月

從大一 開始辦卡 一個暑假 跟打工同事 互相推著你好看我好看的逛街遊戲 就刷了八千元
偏偏學生又很窮 學費(還是助學貸款) 繳房租 在南部唸書 這八千一時半刻也還不出來
再加上偶爾小刷依下 有時候會到一萬初頭 都只還最低金額居然糾纏了我一年多 每個月都有好幾百塊的利息 直到發現 我幹麻每個月送銀行好幾百塊 才慢慢增加還款 減少刷卡 又花了好幾個月才還清
我要講這個是在於 很多人都是笨笨的 刷卡不痛不癢阿 等到收到帳單也是不痛不癢 要到繳不出來才哀 已經太晚了
現在我每期都還清 而且目前只有使用大眾分期卡 刷1000就6期零利率 而且還四捨五入 有時候還會省個幾塊錢 例如 1999 /6 =333.16=333 333*6=1998 倒省一元
其實分期是銀行新的招數 笨笨的我 分期過癮 也到了一個月分期要繳的就有4000元這麼多
重點就是一次還清 控制自己刷卡總金額不能超過5000元 這完全都是個人意志力跟警覺心的問題
銀行有沒有問題 我不知道啦 不過如果遊戲規則還沒有改變 你要先改變自己 不是嗎 要等別人來救你...是不是太慢了啊

馬克蘇 wrote:
相信沒有人為卡奴辯護,老實說,從來就沒有看過那個版上的人發言為那些亂刷的卡奴辯護,但是卻有很多人替銀行辯護?到底為什麼?老實說,我很想知道
嗯~這個問題問到重點了,小毛再來囉唆一下。
其實那些"很多人"不是在替銀行辯護,而是希望釐清事情原本的面貌。
當然不是所有的欠款人還不出錢來都沒有道理,可是問題就在這裡,我們不知道哪些人辦卡是想要奢侈浪費,哪些人是為了家庭生計,銀行也不知道,說白了,就算銀行可以清楚分辨辦卡人的目的,對銀行來說差別也是不大的,因為銀行判斷的標準是欠款人還不出錢的風險高低,如果還不出錢來的風險極高,那就算是要救命銀行也是不會借的,銀行畢竟不是慈善事業哩。
第二個問題的焦點是透過信用卡與現金卡而得來的資金非常不適合拿來做長期運用,因為成本,就是利率,太高了。所以像CCR1984兄家裡的情況就是這種令人感到心疼的例子,因為做生意很難確定需要多久才能回收,更無法確定每個月的現金流入,因此資金有可能需要長期運用,這就犯了財務上的大忌:將短期資金做長期的運用。
最後一個問題也是最嚴重的問題,即使雙卡的利率很高,可是申請時的那張申請書早就明明白白的寫清楚遊戲規則了。現在還不出來卻要求更改當時的契約,在社會與主管機關的壓力下也許銀行這次會讓步,這也是銀行未盡社會責任所需付出的代價,但是我們還要想到將來以及社會上其他大部分的民眾啊,銀行會擔心這究竟只是一次單一事件,還是將來常常會發生這種事情呢?銀行不能確定這種風險時怎麼辦?提高授信標準,對借款申請作更嚴格的審核,或者乾脆收到消費金融(信用卡、現金卡、小額信用貸款)這一塊不做了。就像前兩天小毛發的文所說的,銀行也許會緊縮個人授信。
今天經濟日報的頭條就是國泰世華決定把小額信貸收起來不做了。這意味這什麼?這表示一般的上班族失去了一個較低利息的緊急資金來源,因為有車的可以辦車貸、有房子的可以辦房貸,都沒有的人呢?他們在需要錢時除了雙卡之外可以利用的就是以薪資證明申請小額信用(無擔保)貸款來度過難關。國泰世華不做信貸沒什麼了不起,可怕的是若其他的銀行跟進呢?
如果其他銀行跟進會出現什麼情況?就是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需要錢時就一定要使用利率更高的現金卡或信用卡,如果連這兩塊也受到緊縮,那我們就只有房貸和車貸可以向銀行借錢,如果沒有房子沒有車子怎麼辦呢?
借錢就像租東西一樣,借來的錢就像租來的車子,租車時會比較計價的方式與金額,算清楚每天多少錢,有沒有保險,而借錢時所需付出的"利息"就是借來的錢的"租金",就像是租車的租金一樣,借錢時一定要算清楚每個月的現金流量,是否在可負擔範圍之內,若無法負擔則現有資金可以支持多久,而且計算時要掌握一個原則:計算收入從嚴,計算支出從寬;這樣才不容易出現資金缺口。
現在社會上有一群人,而且還不少,因為還不出錢來而使得整個家庭愁雲慘霧,基於大眾普遍金融知識不足,銀行與政府也沒有教導大眾基本的金融知識,政府"這一次"應該要幫助他們,可是也一定考慮到整體金融業反應對其他社會大眾的影響,以個案處理已經會造成傷害,千萬不能成為常態,看看國泰世華的反應,我們不能不把它當作是一個警訊。
如果消費金融受到銀行的極度緊縮,那麼那些因為養家活口而欠下卡債的家庭就更讓人擔心了,因為他們連跟銀行來往來的機會都沒有了,就像馬克蘇兄說的,真的需要錢時再高的利率都要借,可是個人信貸、現金卡與信用卡的利率究竟還是要比地下金融(當舖、地下錢莊)低的多了,現在有一群家庭很需要幫助,可是將來也會有家庭需要幫助啊,如果消費金融市場大幅緊縮,授信標準提高,那些非借到錢的家庭怎麼辦?地下錢莊嗎?那時候利率就不是一年20%了,而是一個月20%,那時該怎麼辦呢?
消費金融市場緊縮是可以阻擋奢侈消費的借款人,可是更會傷害到那些需要幫助又未達社會救助標準的人;甚至連普通老百姓都會受到籌資借錢不易的影響或傷害。所以小毛之前才會說希望藉著這次機會讓大眾認識基本的金融常識,讓銀行做好它該做的事,但這種方式實在不宜成為常態,更不能常常有這種"個案"。
回到CCR1984兄的家庭,也許CCR1984兄的家庭已經想盡辦法了,可是小毛還是想多嘴一下,看看家裡有沒有成員有固定收入,若有的話趕快去辦信用貸款,利率馬上降一半,若有其他動產或不動產,例如賣雞排應該會有小發財車,有的話就趕快去辦車貸或信貸,反正雙卡的利率是合法利率的上限,表示隨便一個合法的銀行貸款都會有比雙卡低的利率。CCR1984兄當然不是自作自受,只是沒有把情況弄清楚。大家都希望CCR1984兄的家庭可以早日脫離苦海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