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後段大學效應開始出現了...興國裁減教師40名

sti_limited wrote:
有幾間都改得很怪,不...(恕刪)

說到這個
當年有很多朋友都以為中原是國立的
然後忽略了還有中央大學
不要哀求...努力爭取...若是如此...終有所獲
也許有人會說人人有大學念可以照顧到一些想唸書但能力不足的學生
這也ok啦~~
淘汰掉一些後半段的學校,剩下來的公私立大學可自行開設學分班
想念大學但成績不好的學生可以先從學分班開始,體驗大學課程之外,也可以評估自己是否真的適合念大學
收費方面單純只收學分費。

個人認為這樣會比人人念大學,混四年拿一張紙要來的實際許多
大學應該算高等教育,學士證書拿到手的時候,腦袋理所當然的該裝一些專業,不是空空如也

成績不好又超級想念書的學生不是沒有,但成績不好去大學繼續混(玩)四年的學生更多
成績不好為啥想念大學,因為老爸老媽叫我念,高中老師叫我念大學衝升學率,有幾個學生是真的為自己念
呼應前面提到的;也許有,但~~~~~真的很少很少很少

學士學位即算是高等教育,是讓準備好的學生來拿學位的
為了照顧(全民)而廣設大學是個大錯誤
萬一哪天大家都想念博士呢??難道教育部該明令各大學各系博班招收學生不得低於100人
談到教育,多數人都是在討論『到德國真遠』之類的後段班大學,其實整個高等教育體系除了負責一般大學的高教司,另一個就是有關技職教育的技職司。而現今的問題在於高教與技職的角色與定位都模糊了,技職的學生畢業沒學到什麼專業技術,因為有些技職老師自己從來沒有實務經驗,只能談談理論罷了;高教的學生上課大多是個人或分組上台報告,因為老師忙著升等做研究,然後等著收研究生來幫忙,這樣子的教育方式怎不令人擔憂?

話說回來,多數人只討論高教體系的『到德國真遠』?是因為錄取分數嗎?不管7分?8分?18分?,至少還有考試有分數。反觀有些技職學校滿腦袋只想著衝科大,部分學制都免試入學了,其水準可想而知,或許大家也該來討論列出5所該退場的技職校院,給這些個學校一些警惕。

每年有許多大學與技職校院都會在招生博覽會、班級宣導上鼓起三寸不爛之舌,為的是能多收(騙)一些學生就讀。可悲的是,定位不清、特色不明的學校其本質像根枯木,卻包裝的像座燈塔希望考生與家長遠遠就看到。只是垃圾包得再緊密,一接近還是聞得到臭味。有做功課的考生與家長聞到臭味當然就不會再接近了,沒資訊、沒概念的考生與家長就準備踩地雷,或許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學校的留生率很低(轉學率高),因為報到後就開始讓人失望。

對有些私立大學與技職校院而言,校園內巍峨大樓、美麗校園的背後通常也代表有為數不少的負債,口碑良好招生好的學校可以慢慢攤平,口碑不好招生差的學校就會雪上加霜,一所有45年歷史的學校為什麼敵不過一所才成立10餘年的學校,在事事樣樣都有教育部補助的情況下,辦學校可以辦到虧錢還真是令人訝異,其中的原因想必大家都約略能猜出一二。

如果教育部能強制要求各大專校院比照上市上櫃公司一樣公開財務狀況與董事會成員現況,並詳實列出各科系專兼任教師之碩士以上學歷、職稱、專長、教學滿意度等..,如此將可提供考生與家長在選擇學校前有一公平、客觀的資訊,才不會因學校經營不善導致併班、關系、倒閉的情形發生在自己身上,也不用等遇人不淑後才發現轉學還要補一堆學分,更不必因此被親友鄰居同學當成茶餘飯後的討論對象。

以上為近3年本人對高等教育的個人觀察所見,若有錯誤之處,歡迎指正。
說了那麼多,反正都是一堆學店啦
政府製造就業,減少失業
吃虧的只是老百姓而已,花了那麼多時間金錢只拿到一個不怎麼有用的學歷,沒有人能看清。
台灣的高等教育已經失控了
現在到了要擦屁股的階段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