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用導彈打航母與用導彈打衛星哪個容易?

其實

中國用導彈打美國航母比較簡單
還是美國用導彈對中國所有航空機場跟導彈基地同時攻擊
哪個簡單?

用頭腦想就知道..中國不敢打..就算蒙上打沉一艘
也要冒自己被萬彈齊攻的可能


基本上
中國會是先攻
美國是後攻
而且毛澤東嗆過美國...
死了5億中國人
還有5億中國人
死了5億美國人
就沒有美國了...

中國贏了!
我認為中國軍方嘴炮的能力也是不下於台灣網友啊!
什麼殲11可比F22,結果自製的梟龍戰機連巴基斯坦都不想要!
還有中國海軍的造船技術有多好,要開始造航母,
結果中國海軍造出來的驅逐艦可以每一台都不一樣!(也就是沒有量產型!)
飛 力 wrote:
中國早就想出對付美軍...(恕刪)

飽和攻擊是蘇聯紅軍想出來的戰法!
神盾系統就是美軍為了提防華沙組織的攻擊所設計的!
依照中國的海空軍實力,大概還沒有辦法穿透由大量航母艦載機和防空飛彈組成的神盾!
飛 力 wrote:
而且毛澤東嗆過美國...
死了5億中國人
還有5億中國人
死了5億美國人
就沒有美國了...

美國離中國這麼遠,你要那5億中國人游泳去美國喔....
毛澤東那時候是準備丟核彈...
而且到現在中國的洲際飛彈是不是真的可以打到美洲大陸...我還滿懷疑的!

中國比較嚇人的威脅是如果中共政權垮台,西太平洋和南中國海可能會滿布數億的中國難民!
總統先生 wrote:
您這個想法前蘇聯想過...(恕刪)


果然是當總統的人
Life is poop,pee,fart. Taste your own
jaywang4 wrote:
我認為中國軍方嘴炮的...(恕刪)

jaywang4 wrote:
還有中國海軍的造船技術有多好,要開始造航母,


目前航母用的鋼板只有美/日/俄具有量產能力

其中俄羅斯的產能很久沒投資了..產能嚴重不足..印度據說有量產能力..只是質量還差很遠
中國更不用說了

沒鋼板...中國蓋不了航母
中國飛彈定位還在用GPS嗎?

如果是要打航母就不可能了~

不知道雙方開戰哪邊的航母先沉

不過美軍的海軍經驗又比中國強大太多了

好像都是中國潛艇被找出來 有美軍被找出來嗎?

個人覺得美軍強大在於實戰經驗豐富~~

美軍航母也用了60多年了 對於各種戰術 戰略 應該比中國更有心得


中國跟美國比 科技等級差太多了

美國已經發展雷射 電磁砲
那些沒有公布的不就更加可怕?


挖 中國網民還敢來來挑戰呀
昨天那篇才被封鎖
今天還來 嗯嗯 不錯不錯 有比昨天那位打蒼蠅踩蝸牛的稍微有點知識
但是還是瞎扯蛋
最經典莫過於 子母彈 裝子彈了
老實說你們真行

看完整篇文章
稍微提點東西好了
F15A用AMS-135打衛星是80年代就成功的事情了
美國新聞會口口聲稱中國造成威脅 為什麼 ? 國會不給錢研發新東西呀?
拜託去查查美國砍過多少先進武器的案子了

ICBM打衛星還在這邊爭
從軍武論壇被砲轟到轉移陣地到01
老實說我真佩服貴國網民 努力不懈的奮戰精神
好吧

我決定相信貴國ICBM能成功擊毀美國的 航母群了
我也相信貴國的奸11跟F22 性能伯仲之間
我也相信中華神盾攔得下美國的ICBM了
黨萬歲!
skybug wrote:
彈道飛彈重返大氣層之後速度據說有10倍音速,在高空時候彈頭解體均勻抛灑子彈丸。假設每顆彈丸5克(大於步槍彈重量),東風21大概可以攜帶10萬顆。按照子彈頭間距10米計算,大概能覆蓋250萬平方米,也就是2.5平方公里。也就是接近直徑2公里的一個圓。在這個圓圈內,所有投影面積較大的物體都會受到數倍音速的子彈的襲擊。據說能保證甲板上每架飛機最少中一顆,而且保證擊穿。射擊過後,艦隊的防空反潛能力大大受損,就可以安心派出現代級駛近發射日灸。...(恕刪)


用比較科學的方式來討論您這種天馬行空的想法:

1.假設您所謂的【彈頭解體】是不含爆破性的分解,猶如飛機解體那樣。
如果真是如此,又要均勻涵蓋直徑2公里範圍,那表示導彈需要在好幾千公尺上空就要解體,
不然墜落時的極小夾角,如何能形成散佈在直徑2千公尺的範圍內?
如果好幾千公尺就解體了,接下來5g的子彈將會受到導彈慣性、重力和空氣阻力作用,
別說子彈分布均勻性如何,光是好幾千公尺上空解體,該如何控制落下來的準確位置?
(導彈不是以90度垂直角度落下,還是帶有拋物線的路徑)
此外,這些落下來的5g子彈,受到空氣阻力大量的影響,落海的速度根本不可能維持在幾倍音速。
a. 空氣阻力與物體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b. 質量越輕的物體,受空氣阻力影響越大,看看羽毛和鐵鎚的實驗。

2.假設您所謂的【彈頭解體】是含爆破性的分解,猶如手榴彈(砲彈)那樣。
先看看手榴彈(砲彈)這類武器的限制。
手榴彈(砲彈)射出的碎片,由於沒有槍管導引,所以外型通常會呈現彈丸狀(無方向性),
如果將手榴彈(砲彈)的碎片作成尖尖的子彈形狀,不僅分散爆炸時的推力,
散設出來時還會產生不規則翻轉和相撞,大大降低殺傷力。
因此雖然手榴彈的彈頭和火藥比例不會比子彈差多少,但有效的殺傷範圍卻是小很多(半徑15M而已),
彈丸碎片的末端速度也很慢了。
子彈形狀、膛線自旋是子彈能穩定和延長飛行的關鍵。

高空導彈要用這樣的原理,同樣要面對這樣的物理現象。
當你的彈丸形狀是圓球形,就無法穩定做超音速的飛行。
超音速飛行的物體,本身會面臨能量震波的破壞力,
所以要變成尖尖的圓錐體,躲在能量震波的範圍外(看看飛彈或超音速客機就知道了),
例如三倍音速的物體,圓錐的頂角需要小於39度。
圓形彈丸狀的物體,又如何能穩定的以數倍音速飛行呢?
(您可以舉出哪個彈丸狀的物體可以在大氣中長途維持超音速的飛行?)

此外,5g的圓形彈丸能攜帶的【慣性能量】太小了(動能=速度X質量),
空氣阻力與物體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使初速達到10倍音速,
也將因為平方等級的巨大空氣阻力而迅速降下速度(想想許多高爆性炸彈的範圍),
最後只剩為小的慣性能量與部份的重力加速度而已,無法維持您所謂的【數倍音速】的攻擊。
(如果您想說,可以將爆炸碎片形狀改成尖尖的子彈狀,那再寫一篇來討論可能性好了)

3.您這樣的攻擊最理想的狀況會是:
假設中國的導彈躲過攔截武器的攻擊,並且精準的找到航母位置,
同時也以不可思議的精準程度將10萬顆的鎢鋼彈平均(每10M散佈一顆)撒在航母上,
以美國尼米茲航母(333X76M)為例,
那全艦也只有受到二、三百個5g小子彈的攻擊,而且速度也不會比5.56步槍強多少
這能造成多少傷害?
美國攻擊伊拉克時,有些飛機和直升機遭受防空砲和地面小武器的攻擊,
機身被打了不少密密麻麻的小洞,結果還不是安全飛回基地?
那麼龐大的航母呢?
連二次大戰250KG炸彈直接在美國航母甲板上爆炸幾顆,美國航母都還能繼續作戰,
二、三百顆5g的子彈就能讓航母停擺?
台灣加油!大家加油!
Soong wrote:
用比較科學的方式來討...(恕刪)

大概的看一下方程式
不用算也知道
掉下來的鋼丸速度
差不多等於自由落體速度
況且掉在哪裡也要看天氣
搞不好還被上升的氣流吹上去
往祖國方向掉下來呢
基本上來說
他對於大氣層高度, 音速, 空氣阻力, 摩擦係數, 自由落體這些沒概念
雷射的能量效率不高, 而且功率密度只有到感應爐的 [快速加熱] 而非雷射切割機的 [瞬間蒸發] . 要讓散彈保持高終端速度也不難, 做成針狀桿狀鎢鋼飛鏢就可以 . 如果戰車的鎢鋼穿甲彈能在平地打中兩公里外的目標 . 那麼以十倍音速從天而降的彈頭在距離目標四公里的時候解體爆開, 發射鎢鋼穿甲彈的彈幕 .... 那就像是在四公里的高度拿一支特大號散彈槍, 對著地面用十倍音速打出一片 .50 機槍穿甲彈的彈幕 . 如果飛機是 A-10 那應該還能飛吧 !

********************************************
http://zh.wikipedia.org/wiki/YAL-1機載雷射系統

機載雷射(ABL)並不能貫穿或擊碎目標而是加熱消弱飛彈外殼。使其在高速飛行的壓力下無法承受而自行瓦解。如果驗證成功,第一批就有七架ABL 747將建造,並且派往兩個潛在威脅區。

ABL使用紅外線感測器展開對飛彈的探索,在發現目標之後三道低功率追蹤雷射會用來協助計算飛彈的航向、速度、瞄準點以及大氣擾動。因為大氣擾動會使雷射光速偏斜,ABL有光學適應性透過補償元件來抵銷大氣擾動。主雷射炮設在機頭的多向炮塔內,可以發射3到5秒持續破壞到飛彈內部。ABL設計上不能攔截飛彈於終端、下降段、飛行段,因為雷射必須在目標數百公里內才有威力。所以發射機會只有8到12秒,勉強有兩次射擊機會。 亦即只能在飛彈速度低發熱大的爬升階段攔截 ! 倘若飛彈已經進入高速軌道飛行是無效的 .

ABL使用類似火箭的化學燃料產生雷射能量。目前每架可以攜帶發射20發的燃料,低能量發射對付小飛彈時可以發射40發,一定要降落時才能補充燃料不能用空中加油。計畫中每次出擊還要有戰機和電子干擾機護航。ABL是一種防禦性武器所以必須以8字型繞圈飛行儘量滯留於空中靠近敵軍飛彈可能上升之處。飛機燃料可以用空中加油儘量延長滯空時間。 可以機動發射地點避開攔截 !

相對之下攻擊地面目標反而難。地面物體繁雜、地形起伏很難追蹤目標,而且大氣層密度高會折損雷射威力。地面車輛的裝甲比飛彈外殼厚得多很難用兆瓦雷射損壞。其他專案中,「先進戰術雷射」方案被設想過安裝在低空攻擊機上,藉由拉近距離解決以上問題,目前尚在實驗中。

COIL氧碘化學雷射器
本系統最重要的就是COIL雷射,共分成六個模組,每個都和一部SUV一樣大。每個約重6,500磅(3,000公斤)。開火時,五秒鐘所發出的能量等於一個美國家庭一小時的用電量。

http://en.wikipedia.org/wiki/Tactical_High_Energy_Laser
Countermeasures (反制之道)
1. Reflective coatings (反射層) 2. Modification of projectile geometries (改變彈體幾何構型) 3. envelope the missle in a gaseous envelope (震波氣流冷卻) 4. oscillating or chaotic trajectory (震盪彈道) 5. a rotating (rifle) missile (彈體如子彈一般自旋) 6. Heat Resistant Coating Layers (HRCLs) (抗熱塗層).

********************************************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