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社會人士了~ 那在邊講什麼臺灣or大陸學歷 實在很虛無~ 跟屁一樣
除非是為了人脈~ 不然大學學歷在出社會超過三年後就漸漸無用了
大家都在工作,一做事就知道這個人有沒有料~ 管你是北大台大 都一樣 出包一樣被客戶或老闆電假的
名校還會被耶勒~ 唷~ 不是x大出來的嗎? 怎麼這個德性啊~
認真加強自己的專業技能卡實在啦~
補個題外話,據我所知那些要求承認大陸學歷的較多是醫科或是要從是教職科系的,因為這些是要國家承認才有用
不然如果是走商業路線的 才不用管什麼承不承認勒~ 套句前面有人說過的話 老闆承認才重要
我身邊就有兩個例子~ 在大陸拿到博士 要回來進入醫界 & 教職的 她們也在等開放承認
大陸的醫院是差~ 但不代表技術差 差的是醫院管理跟陋習(其實台灣也一樣有陋習 只是包裝得高級一點)
尤其是打算走研究路線的學者,在大陸唸書絕對比在台灣好,台灣的學術界 唉~ 已經變得跟商場、官場一樣了
也許有人會說逢中必捧~ 但是身為住在台灣三十多年的我來看 台灣真的要爭氣 不要再固步自封 意氣用事了
要回來台灣的也是少數一部分人而已..
你怎知道那些台商的小孩念完書後要回來台灣?
感謝健保,現在台灣醫生沒那樣好賺,如果在北京等大城市當醫生,只要選對科,實力夠好,賺的(檯面上跟檯面下)不見得會比台灣(檯面上跟檯面下)少,別以為大陸醫師只有每月那幾千塊人民幣的薪水....腮紅包的文化,比以前的台灣更嚴重....
另外,也知道一些念中醫的台灣學生也選擇留在大陸大城市裡,因為加上賣中草藥後真的比台灣好賺,也不用偷偷問病人有沒有保險,然後偽造文書、推薦一堆莫名其妙的藥粉
唉,這個也要被拿出來批,說真的,那所學校解決了台商小孩接受台灣式教育的問題,應該鼓勵才對,更何況還不知道那位同學未來會選哪個學校念,回台灣或是留在中國或去海外,這是完全未知的事情
這樣也要拿出來批,有點不夠人道..
你要批的應該是台生會的那些人,請把目標對準一點...
raygun_yu wrote:
大陸基本上有三種企業
台資, 外資, 陸資(含國營)
強者跑去外資
一般來台資陸資
不錯的陸幹在台資一個月拿一萬人頭幣
被挖去陸資企業變兩萬
這在小弟服務的公司已經發生數例
這代表甚麼?
可以拿一萬的陸幹能力可能是不輸台幹的
完全同意.. 而且跑去陸資的還可能不只拿兩萬.. 三四萬人民幣的也不少(清華、北大碩士)
一萬人民幣(約五萬台幣)幾乎快變成大城市裡名牌學校的起薪了,在台灣,就算台大畢業,也還不一定有這價碼
在二三級城市,做的好的業務主管(可能只有亂七八糟大學畢業),一個月拿兩萬以上的多的是
而且不少陸資企業集團福利還比台灣公司好..
skybug wrote:
台資也算是外資,而且算是比較小咖的。
在大陸的分類裡面,除了國營跟陸資私有以外
其他的就是三資了
三資包括台港澳三地以及其他國家,大陸有一個三資企業法來做規範
新加坡為何會投資那樣大,
主要是因為含有新加坡政府的股份或新加坡政府主導的投資、合資案
我私人就曾接觸一筆,那個單筆金額都非常嚇人、需要的土地面積也是以X百平方公里來計算....
不是台灣這種以中小企業為主的企業規模可以比擬..
再加上臺灣投資上限還是未開放,有規模的台資集團也不敢太明目張膽的大舉進行投資...
香港.. 炒房地產及金融業,所以金額當然大
至於台灣,多半是實打實的有工廠、實際運作的公司的投資(特別是傳產業).. 所以當然投資金額相對小,但是因為這些工廠雇用人力較多,所以對當地人民的生活影響非常大
但這些真的對台灣競爭力沒影響嗎?我就住在台灣正對岸,真心的希望台灣經濟能再次騰飛,與海西互補實
現雙贏!
說一說大陸沿海經濟發達的地區,不管高階或低階的勞工,對外省來的都無所謂限制之說,高階的人才都是樂于引進或上升到戰略高度。勞動密集型產業,部份發達省份努力將其轉移至省內相對落后的地區.(低階勞工轉移)
有興趣可以google或baidu一下“引進人才戰略”
而一個與大陸一水相靠的台灣,懼怕外來的競爭,真的能一直保持相對優勢嗎?台灣現今的情勢還不是
一堆人在大陸工作(老板除外),以台灣的良好的生活環境就不希望在台灣工作?
大陸經濟全盤一體,無關稅問題,各行各業正在各地迅速形成產業鏈。市場大產業鏈逐步完善,這也是為什麽大陸現在山寨東西多,而品質還說得過去的原因,山寨廠家實質也是負責組裝而已....而台灣如不專一地發展某些行業提升競爭力,如何與大陸有一拼?舉例農業,台灣農產品產量能有多大規模,而且全世界不只有台灣的農產品好,怕技術被大陸盜取,有用嗎?說台灣地理或氣候與大陸不同,大陸相似的地方一堆,有的甚至更好..
暈,扯遠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