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在現今的制度下 讀高職真的好嗎 別鬧了

存在即合理

行行出狀元啦! 只要有心就好!

高中優於高職!!? 某前院長強調高職無用論,現在跑哪邊去了

一個國家的組成是需要很多基礎工業的人才,只要肯吃苦,不怕沒出路。

而一般高中的升學路程

高中>大學>各企業基層>一輩子死薪水>老了被裁員。

以升學來說:

千萬不要說大學再轉讀科大

科大分理論、實做派,

理論派...高中生毫無基礎,死得不明不白 高職生不一定能繼承以前學的,但觸類旁通

實做派...高中生毫無基礎,死得不明不白 高職生不一定能繼承以前學的,但觸類旁通

以就業來說:

而科大實做內容卻相對高職來的高端,偏離基礎工業,所以基礎工業會造成斷層,

試問.....若干年後誰來幫你修車? 若干年後誰來幫你修水電? 若干年後誰來幫你做家具?

要我來說...高職不是現在就能看到投資報酬的升學途徑,是需要沉澱的!


可曾知道前些年的新聞有報:

在水壩水道受損需要焊接修復時,因經驗夠的師傅難尋,故高薪(數十萬)聘請連趕3天,雖然聽說有師傅累死

如此可見基礎工業的斷層已經在擴大,只要肯苦幾年,一定會成功取代,高薪可望
There's no life before coffee.
念書還是看自己努力吧,以前念碩士班 (在美國) 的時候,有台清交畢業的,有高職、二專、五專努力考上的同學,也有 UC 名校畢業的,剛進去也是嚇的要死,因為我是私立中等大學畢業的,覺得大概比不贏這些人,所以每天努力念書,別人開 party,我拼命溫書,最後也是打掛一群人,以第一名碩士畢業。

念高中、高職、五專、大學、碩士、博士都一樣,除非遇到那些智商超過 150 的人,否則大家智商都差不多,最後就是靠努力跟好好充實自己,要不然台清交最後找不到工作的也是一堆。
上坡定竿王 wrote:
念書還是看自己努力吧...(恕刪)


技職生真的要多努力啊..

台灣很多產業其實都靠技職生在撐腰

不過常導致的結果就是台灣工業做的阿哩不搭,不上不下

技職生在當學生的時候到底對課業付出了多少 這我是不得而知

不過常常看到一些工廠做出來的貨,大概就知道程度到哪

設計機構的不知道在設計什麼鬼 機構動起來動不動就干涉

搞電路的不知道在搞什麼鬼 驗收的時候得要在現場拿電表狂量debug

寫軟體的缺東缺西,bug一堆

這真的就叫做有專業能力?

台灣念高一點的人不願屈身去做dirty job

基層的技職生又是一問三不知,不然就是拿三五年書跟證照來自慰

惡性循環
前幾天經過台中縣霧峰鄉某農工時
看到該校的升學率大紅布條
好像是99%升學率
這是社會現實,
大學院校是基本學力+基本學歷
雖然不代表真的有能力,但是人人有書念+人人是大學生的時代
真的來臨了。



在現在讀大學是基本學歷的氛圍下,
讀高職確實比讀高中吃虧很多,
更糟糕的是,
高職在強調升學的結果下(這也是不得已的),
實作減少,理論又未加強,
導致於實做不足以應付就業,
基礎學科又不如高中生,
考起大學,真的是吃虧很大。

在下也是技職體系上來的,
以前每週還有兩天的實習課,
整天就是泡在工廠努力的作作品,
說真的,那真是自己感覺到學習最多的地方,
我們同校的汽修科不到三年級就可以自行拼裝汽車,
在校園裡面開車了。
(我是電工的)
但是在我畢業之後,
聽說實習課變成八小時,
後來又聽說變成四小時,
那真的如同前面說的,
實習也沒有學到,
基礎學科又沒有加強,
才會進退兩難。

以前的媒體所注重的只有大學聯考和高中聯考,
職業學校的考試,向來是沒有人注意的。
高中或大學聯考只要一題出錯,
媒體便馬上大幅報導,
高職聯考出問題呢?誰理你啊?

台灣長期在士大夫的教育觀念下,
讀高職成長有限,
要等到大家破除學歷迷思,
認為讀個高職,學個技能,
努力精進,成為職人,受各界重視。
在下悲觀的認為,此生見不到。


留七分正經以度生,留三分癡呆以防死。
kkmobil01 wrote:
八大是那八大呀......(恕刪)

八大就是 :1. 視聽歌唱業2. 理髮業3. 三溫暖業4. 舞廳業5. 舞場業6. 酒家業7. 酒吧業8. 特種咖啡茶室業。

依小弟個人小小的經驗,在八大裡,遇到高職生比遇到高中生還多很多 ,
所以高職生就業市場應該比較廣沒錯。



風鼎 wrote:
高職高職高職媒體一窩...(恕刪)

見樹不見林的觀念,往往限制未來的路
實例是當年一起補插大法律的那位退伍職業軍人,高職畢業後入伍,靠著軍中的進修補助,取得了專科學歷,當了十年職業軍人,靠著加分25%的優勢,插大考上台大法律系,現在?是台北地院的實任法官......
念高職就會有問題???只能說社會這麼的大,有些人的心卻是那麼的小....

風鼎 wrote:
高職高職高職
媒體一...(恕刪)


我只有高職畢業..........<罰站>

sankai wrote:
二來:很多人雖然有很強的實作能力,可是更艱深的理論無法念懂,我不相信一個高職五專的學生可以
把工程數學或高微念得很透徹,偏偏很多更深入的專業書都是艱澀的數學,所以實作能力也就只
能達到某種程度,不過這樣的能力已經有辦法謀生了,但是我能說工作也只能到某種程度,以電子
電機領域的說,你想你真的屌到可以進MTK工作嗎?答案是不可能...除非你又進了研所練功


我個人覺得看產業別, 像我高職唸完唸二專, 我同學高職唸完不唸了, 直接去工作! 因為
他覺得再唸下去, 也對自己未來想做的東西沒有幫助,不如早點進入這個產業.
後來我們在同一家公司上班開發軟體, 其它同事大部份都研究所甚至國外唸研究所回來,
大家做的事沒什麼不同. 真正遇到問題的就想辦法去搞懂, 這個跟有沒有唸研究所沒什麼
關係. 我也有遇過真正數理高人一截的同事, 不過人家是唸台大純數的~ 唸電子的數學再
怎麼強, 遇到這種的一樣靠邊站. 怎麼的強法? 一樣的問題, 清交物理研究所出來同事的想
了好多天, 他老兄想了三十秒就找到更簡單更快的解法....

十年前竹科很多人都去進修唸研究所, 他們是因為自己的學識不足以應付工作上的需要,
才要去唸研究所嗎? 不對! 只是因為要取得一個比較好看的學歷, 好讓他們能在竹科生存
下去. 我不能說追求更高的學歷對自己未來生活保障沒什麼幫助, 因為那是一定多少有幫助.
但是出社會久了, 我個人覺得成不成功最重要的還是看自己的個性跟心態, 跟學歷其實沒
有多大關係....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achilles0117 wrote:
我姐夫他覺得和一般高中上大學生差異最大的是英文


沒錯
技職體系英文普遍爛到爆

不過看多了現在的新鮮人
覺得特色不明顯

又光學校那幾年
如果要兼顧所有課業
最後就是沒什麼特長
什麼都懂 也什麼都不專精

所以我給學生的建議是
取你有興趣也有發展的一科 然後全心在那個科目上
最好能搞到參加全國大專盃競賽得名
其他科目就60分過就好
這些得名就是你就業時與眾不同的地方

在異數這本書中提到 10萬小時可以讓你平凡變超凡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