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事實屬實,華碩真該好好檢討。但求償好像有點離譜。比起來,上次向星巴克求償的金額變成少的可憐。是華碩的品牌知名度已經超越星巴克?或是華碩比較賺錢[華碩去第四季是上市至今的第一次虧損]。不知三鹿的受害者知到後會作何感想。不知中國商品以後出問題[報導中國汽車好像要輸入台灣],我們是否能在對岸作同金額的求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