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可樂果本來是蠶豆作的,因為客家人改成碗豆作. 真的嗎??



是這樣的

我有朋友某A從小愛吃可樂果
幾年前認識他,他邊吃邊說可樂果口味變了
袋子上寫的是碗豆酥,不再是蠶豆酥了!
雖然覺得很怪,但也沒放心上

直到前陣子,他下屬來了一個新人
是一位客家朋友,他說他不能吃蠶豆,更不要說可樂果了
一問之下,原來就是因為客家朋友很多有 [蠶豆症]
所以可樂果就在幾年前默默的改配方了

呃,很想請問,這是真的嗎?(因為覺得有點誇張.....)

那又為什麼客家朋友多會有蠶豆症呢?
我們一般人沒有的話要如何預防?
謝謝
2009-01-19 14:11 發佈
又不是 客家人會有蠶豆症才改配方的
不是每個客家人都有蠶豆症



他要改配方是他家的事 你要問他
應該是真的,改成碗豆以後口味有差,蠶豆比較香,
蠶豆症是一種先天性的遺傳疾病,不會感染,也不用預防,
有蠶豆症的人誤食蠶豆會有致命的危險

http://www.cpc.mcu.edu.tw/health/body/6.htm
大家都可能有蠶豆症,客家人只是比例比較高
怎麼可能??????????

我投不可能一票。

一個大廠不會為了一小小小小小部份的人改這個的啦

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客群怎可能因為部份人就變了????成本應該不合吧??????

這是我覺得不可能的理由。
ctcbj wrote:
一個大廠不會為了一小小小小小部份的人改這個的啦...(恕刪)


蠶豆症客家人比較多
再大的廠商 只要吃死 2 ~ 3 個人
賺的錢可能都不夠賠
改配方是聰明的做法
有資料說客家人是原住民的血統,可能基因中就有耐氣候、體力佳的遺傳

ctcbj wrote:
怎麼可能??????...(恕刪)


只要吃死人就別玩了,你沒看到中國那邊黑心奶粉的下場嗎?
可樂果早就改成碗豆穌了
現在才發現也太晚了吧
可見口味也沒差多少
真要吃蠶豆也可以去買一顆顆的蠶豆穌啊
到處都有在賣
也很好吃

台灣各族群的人融合的結果早就很少有所謂純正的客家或閩南人
搞不好板主或板主朋友的上幾代也有客家人的血統
也搞不好帶有貧血基因
只不過是隱性的平常沒什麼影響罷了
其實閩南或其他族群也是有貧血的基因
只是機率比較不高
可樂果這麼做是對的
因為現在台灣人來自父母雙方族譜裡沒有客家人蹤跡的很少
就算真的沒混到客家血統
也不保證沒貧血基因

請看~來自騎膜姿勢佳
蠶豆症是紅血球表面的一個酵素叫G6PD缺乏所造成,
缺乏G6PD會使紅血球抗氧化的能力變差,
當遇到一些氧化物如蠶豆或磺胺類藥物,
會使紅血球破裂而產生大量溶血的情形。

蠶豆症的遺傳模式是性聯遺傳,
也就是遺傳基因位於性染色體上(Chromosome X),
因此男孩發生機率較女孩高。

在台灣,蠶豆症在客家人有較高的比例(但不是客家人才有蠶豆症,平
均約3%vs客家人7%),一般認為客家人蠶豆症較多的原因有其歷
史背景:客家人在中華民族各種族內,屬於較封閉且少和外族通婚,其
祖先可能遠在五胡亂華即一路遷居到廣東等嶺南地區,此地自古即多瘴
氣,用現在的眼光看,瘴氣有些其實就是瘧疾,瘧疾原蟲也是侵犯紅血
球,寄生在紅血球以進行繁殖,但如果紅血球有缺陷,反而造成瘧疾原
蟲不容易增生,相對感染瘧疾的機率就比較少。所以在殘酷地天擇下,
有蠶豆症的人較易存活,加上封閉的民族性,所以可以很合理地解釋為
什麼客家人有較多的蠶豆症。


醫師回答
小兒科 李育軒醫師

蠶豆症的遺傳方式是以性連隱性遺傳,不分人種。

理由:

1、依照蠶豆症流行病學的統計資料,中國東南沿海各省,尤其以客家
  人,閩南人居多。這與瘧疾(Malaria)流行區分佈有關。

  從人類對抗疾病的演化史觀之,紅血球在缺乏G-6PD酵素時,易被破
  壞;使瘧疾原蟲不易生存,故演化成蠶豆症。

  遺傳方式:性連隱性遺傳(Sex-linkage recessive inherance),其
  致病基因位於X染色體上。

2、有關蠶豆症(Favism,G6PD缺乏症,葡萄糖-六-磷酸鹽脫氫酵素缺乏
  症(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Deficient))的資訊,
  可上台大醫院新生兒篩選中心網站查詢(nbs.mc.ntu.edu.tw)
  蠶豆症--G6PD缺乏症,怎麼辦? Thanks!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