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部影片以前已看過好幾次,但最近在重播時,還是忍不住再看一遍,總覺得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動。
喜歡這部片的原因不只是因為主角是我的偶像-金哈克曼擅長的固執,艦長應有的領導權威及不可侵犯的地位讓其演來駕輕就熟;然而丹佐華盛頓一貫的正直與勇敢的形象,將不畏強權力抗上級長官、甚至依法解除金哈克曼艦長職務的副艦長角色表現的更是淋漓盡致。另外劇情鋪陳的張力讓高潮迭起,針鋒相對的對話但卻不失幽默風趣,都是令我喜歡這部片的原因。
初次看完會以為此片只是單純的地在描寫軍隊領導統御的問題,但仔細品味後,你會發現除了上司跟下屬外,其實裡面充滿了其他的對比。
1.傳統跟現代
金哈克曼代表傳統,使用傳統的指針式碼表,主張鐵的紀律,認為命令就是要絕對地服從,沒有任何理由違背,令下屬生畏;
丹佐華盛頓代表現代,使用現代的數字式碼表,主張愛的教育,認為下命令前仍要考慮其他層面,與下屬親近。
2.種族對立
金哈克曼代表白人,藉由名馬萊賓薩是白色以顯示其優越的白人意識;
丹佐華盛頓代表黑人,卻指出此種名馬剛出生時是黑色的予以反駁。
有趣的是,至始自終金哈克曼從未對其不修復無線電以接收EAM可能造成核子大戰認錯,但最後卻以"『你是對的,我錯了(停頓後),萊賓薩是來自西班牙而非葡萄牙』",象徵性地隱喻他的錯誤。
但是美國海軍的確不支援本片拍攝,因為牽涉的議題太過敏感誇張,所以雖然導演是讓美國海軍聲名大噪的TOP GUN導演,不過就是不同意.
不過咧,天曉得劇組是從哪知道會有一艘俄亥俄級要從夏威夷出港(不過應該不是阿拉巴馬號,USS Alabama SSBN-731)馬上出動船跟直升機跟拍,甚至連潛艦下潛都有拍到!誇張的是,這一段居然在後來的"美國女大兵"(G.I. Jane)裡還重覆使用.這一段跟拍的過程在dts版DVD的幕後特典有提到.
俄亥俄級核子動力彈道飛彈潛艦
紅寶石級/紫水晶級核子動力攻擊潛艦
還是來談談電影本身吧,第一次看,很單純的認為,艦長是錯的,不經過深思熟慮而執意想要發射飛彈引起戰爭,相較之下,副長的處置就好多了
不過經過一段時間再重看本片,其實會發現,艦長所有的處置決策可以說完全沒有重大缺失,從一開始處理EAM,發現敵艦所應做的措施,備便飛彈發射到後來魚雷來襲時的迴避動作,都可以看出其是老練的潛艦艦長(金.哈克曼演得好啊!!)
反觀副長,其最大的敗筆在於:在上方還有敵艦,在威脅還未完全解除之下,建議施放通信浮標.事實上這項求證的工作可以等到飛彈備便上浮至淺水區發射潛在進行會更安全.而且其最大的錯誤來自其觀念,就潛艦本身而言,每次出海就應當抱著獨立完成任務的認知與決心,不能把國家安危放在反正還有別的船身上,這是很不負責任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