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我雖然不是念經濟的,但是簡單的道理我想大家都瞭解.
經濟要好,很重要的一點是大家要有把錢拿出來花的想法才行,小弟我把這種過程稱作經濟的因果報應
用一個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型態來說,我們在一家公司上班,這一家公司基本上都有產出的商品(可能是有形或是無形的,例如服務)
這個商品可能需要很多原物料來組合加工製造,公司將產出的商品賣給消費者換回金錢,用換回來的金錢付員工的薪水..等
當然也包含了老闆與股東的利益...當消費市場的消費力量降低的時候,公司商品銷售的數量就會降低,營收就會下降
當然利潤跟著縮水..這時後會發生什麼事情?
1.薪資結構改變(本薪降低,降低的部份改用津貼或是獎金名目發出,目的是避政府的費用)
2.減薪......
3.不再招募新人,所謂的人事凍結,現有員工通常會大喊操死了

4.資遣員工+裁撤單位,基本上是一樣的意思,被e04掉的通常是基層的員工

5.降低商品品質,要求供應商提供次一級的原料,研發單位開始研究如何讓商品看起來一樣,裡面的成本可以降低到某種程度
6.停止銷售優質但價高的產品,改賣一些利潤好的商品
這真是個惡性循環.....

當我們遭受到上面 1~4 點的待遇時,大家的心態就會開始轉變成(要省著點用)(出遊的次數降低好了)(不要開車上班了)(晚餐改吃麵包省點錢好了)(輪胎該換了,再凹看看不行了再說).........
所有的問題點其實主要是出自於消費力量降低,為甚麼會降低?
就小弟的觀察,新聞報導是最主要的影響之一,現在新聞節目一大堆,全天播放的新聞頻道也非常多
整天重複的講同一件事情,加上聳動的標題,誇張的內容,很容易洗掉大家的腦袋
當新聞說經濟環境不佳的時候,整個的氛圍就會便差,說到油價上漲,那種氛圍就更加的緊張...
然後....賺來的錢就放在口袋,更不想拿出來....
於是....因果報應開始.......
消費市場越來越差...公司營收越來越少....越裁越多人...最後掛掉..大家統統失業..(到此又回到本行的起點)
=======================怎 麼 辦 呢=============================
小弟想到的方法有幾個
1.不要看新聞,把心情平靜下來,不要隨著新聞起舞
2.多去消費吧,不管你想要買什麼,大到房子~汽車 小到買罐飲料都無不可,只要你願意 你可以
3.想開車,想換輪胎,想買包包,想買衣服....做吧...只要你可以 只要你願意
4.不要隨意殺價,只要售價在市場的平均水準之內,其實不需要殺價,通路有錢賺,生產者才有錢賺,
留一條生路給自己吧
大家都消費,經濟才會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