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普發一萬剛領到,突然想到既然政府可以給1萬元現金
那為什麼以前要花錢印消費券給民眾使用,直接給現金不是更好?
還可以省下印消費券的錢
小宛Lydia wrote:
最近普發一萬剛領到,突然想到既然政府可以給1萬元現金
那為什麼以前要花錢印消費券給民眾使用,直接給現金不是更好?
還可以省下印消費券的錢
我們先假設一個前提
就是鈔票不能隨便亂印.....
會需要發消費券與還稅於民其實就是金字塔頂端那1%的人不把錢灑出來
我們來看一個非常好笑的現象,在幾十年前的歐洲,觀光客會被搶劫的事情屢見不鮮
尤其是未發展地區,被偷被搶等等治安敗壞的事件我們都見怪不怪
為什麼會這樣?其實就是一個原因而已,為富不仁
在未發展地區,有錢真的是錯誤的事情,如果未發展地區每件事都需要錢的話
扯遠了,不管在歐洲或是未發展地區我們都知道錢財不露白,因為會被搶被偷
可是看看我們台灣就好,有錢人在路上炫富不會被搶被偷或是囂張氣焰沒收斂會被打
你們不覺得好笑嗎?台灣看到有錢人炫富會自己安慰自己是自己不努力
而不是把有錢人毒打一頓把錢搶過來,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在我的解讀
就是三個不如諸葛亮的武夫圍毆那一個諸葛亮,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有錢人很低調的原因
我要說的重點就是,金字塔頂端那1%的人霸佔了99%人的財富
如果鈔票不能隨便印,而是透過市場機制自由流通的話
以我來看就是循環經濟的制度出了大問題
馬克思所說,團結所有無產階級的力量就是團結這99%的力量
團結99%要幹嘛?
我絕對不會說消滅那1%的人,我們這99%的錢就回來了
我舉幾個例子給大家看
演藝圈主持人薪酬是不是天價?
運動球星薪資是不是天價?
這兩樣收入全都是我們的錢
主持人要撒錢請人看電視或買票入場
運動球星要一個一個拜訪或是
透過應援團後援會把入場券或入場券的錢送到球迷手上
不然如何有效也直接的影響我們觀看意願?
你們覺得我這種想法奇怪是因為中華民國從一開始的經濟制度就是錯的
所以你們才會覺得我的說法很奇怪或讓你們感到新鮮



消費券是為了刺激消費,希望你趕快花掉。
商家也可以針到消費券做出一些促銷活動,因為每個人的額度有限,所以活動比較好設計,也知道消費者用的是消費券。
普發現金的發放基礎是「稅收超徵」。
什麼是超徵? 「當年度實際徵收到的稅金,超過編列預算預定的稅收金額,這就是超徵。」 政府在編列下年度預算時,設定的稅收金額只是預估可以收入的金額,因此,超徵、短徵稅款都有可能發生。
就像考試目標定60分,只要考 70 分就可以大肆宣揚,我多考了 10 分。
只要將「預估的稅收」稍微估低一點,就可以宣揚政績,展現皇城內一片祥和的氣氛。
在野黨也看準了這一點,就順勢將了執政黨一軍,既然那麼厲害,那把錢吐出來啊。
普發現金,對有錢人來說無感,就是戶頭數字稍微變化而已,對沒錢的人來說,就是多了一筆生活費,不見得會因此多消費。
讓台灣島內的公司賺錢的用途。
普發現金是解決超出計劃的稅收處分
也就是未在計劃內大量的金錢,
不可做為不受控制的花用所以要還
財政紀律,否則會不夠要借,多了不還
執政黨想不還亂花,在野黨想監督普發
都是正常的運作。因為立場不一樣。
至於窮人跟富人的問題,台灣控制匯率
會由台灣銀行進場控制台幣匯率,
這樣會幫助出口業(維持報價穩定及出口)
簡單說幫助富人投資的出口製造業賺錢
但是,過度打壓匯率造成台灣匯率低估
窮人的資產,用於購買進口品(相對價高)
以及房產等高價品,產生各種不利
也就是説,窮人的收入不高的架構下
(法人的收入所得分配,給窮人少)
在消費面還要負擔因為匯率帶來的損失
造成貧者越貧,富者越富。
在蔣經國執政時期,有各種國營公營
補助以及軍公教,農民福利,是補貼
因為出口獎勵政策(含匯率及免稅補助)
目的是養大國內產業,但是現在過頭了
主要原因來自美元掛鉤台幣,這是匯率
而美元本身的購買力已經減少降低。
連帶平民、窮人持有財富換成台幣美元購買
他的價值整體就被貶低。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501130307.aspx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