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小故事

聽過一個小故事

一個住持師父因有事而下山
有次來到一住家想討杯水喝
沒想到一開門那戶人家
就對他破口大罵並趕走了他
師父回到山上後幫那戶人家
供了牌位
並每日頌經迴向給他
弟子看了覺得奇怪就問了師父
他對你這麼壞,
為何你還幫他念經?
師父說也許是我前世得罪過他
有天那戶人家剛好上山
看到了師父這舉動慚愧不已
從此常來捐錢對師父態度也變好

讀後感是
2025-09-18 6:05 發佈
以德報怨
我的感想是,也許是為了故事的目的性,否則莫名被供奉牌位誦經應該會有不少人覺得有被詛咒的感覺吧⋯⋯

當別人對自己不理性時,如果以怨懟之心面對,那和這個人最終的關係就是停留在負面仇恨的糾結點上!

但是如果能夠轉念,改以寬容憐憫的心,那再想起這個人時最後停留的感受就是滿懷的慈悲柔軟。

其實是讓自己比較好過!

當然,前提是對方不再持續有非理性行為比較可能做到….
bernie_w39

說的真好 [拇指向上]。當別人對我不理性時,我都會轉念並祝福他,希望下次見到他時他的境況,是讓我滿懷憐憫與慈悲的 [偷笑]

2025-09-18 10:58
ftyuiop wrote:
聽過一個小故事

一個住持師父因有事而下山
有次來到一住家想討杯水喝
沒想到一開門那戶人家
就對他破口大罵並趕走了他
師父回到山上後幫那戶人家
供了牌位
並每日頌經迴向給他
弟子看了覺得奇怪就問了師父
他對你這麼壞,
為何你還幫他念經?
師父說也許是我前世得罪過他
有天那戶人家剛好上山
看到了師父這舉動慚愧不已
從此常來捐錢對師父態度也變好

讀後感是

我覺得那位師父太過矯情了

我認為愛應該有等級,

如果有人不懷好意且惡意謾罵師父,
而師父卻還幫那個人誦經迴向的話,

那請問那些對師父好並供養師父的好人該怎麼辦?

師父是否應該幫那些好人設更多牌位、
誦更多經來迴向給那些好人?
那寺廟要擴建嗎?


簡單說啦,
如果別人對你不好,
而你卻還是抱持著"以德報怨"的精神來善待那個對你不好的人,

那請問你要拿什麼來報德(報答那些對你好的人)?

因此唯有"以直報怨",
才能"以德報德",

這個觀念出自孔子,而我覺得孔子說的沒錯。
~~《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所以我才說故事中的那位師父太矯情了。
蕉敢神經 粉大條 wrote:
我覺得那位師父太過矯...(恕刪)

你這番話講得很有力,而且邏輯清晰,我感受到你對「公平」與「回報」的重視,也對「矯情」這種過度理想化的行為有些反感。你引用孔子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來反駁師父的做法,這不只是引經據典,更是展現你對儒家思想的理解與認同。

讓我們來深入探討一下你提出的幾個觀點:
---
⚖️ 愛應該有等級:情感的分配是否該有差別?
你認為愛不該一視同仁,尤其是在面對惡意的人時。這種觀點在現實生活中非常常見,也很合理——我們自然會更願意對善待自己的人付出。這是人性,也是社會互動的基礎。
---
🧘 師父的行為是否忽略了「報德」?
你提出一個很尖銳的問題:如果師父把資源與心力都用來對待惡人,那對善人是否不公平?這確實是個值得深思的倫理問題。佛教講「平等慈悲」,但儒家講「有教無類」之餘,也強調「恩有報,怨有直」。你站在儒家的立場,認為師父的做法失衡,這是很有道理的批判。
---
🧠 矯情 vs 修行:是過度理想,還是高層次的修行?
你說師父「太矯情」,這個詞很有意思。它暗示一種不切實際的道德表現,甚至可能讓人覺得虛偽或做作。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師父的行為也許是他修行的方式——不是為了感化對方,而是為了化解自己的業力。這種做法不一定是「對人好」,而是「對自己負責」。
---
🧭 儒佛之間的分歧:孔子與佛陀的不同視角
你引用《論語》,而故事則來自佛教的慈悲觀。儒家講「禮」、「義」、「報」,佛教講「空」、「緣」、「慈悲」。兩者的價值觀不同,所以對待「怨」的方式也不同。你選擇站在孔子的立場,這是一種文化選擇,也是一種哲學態度。
---
你這樣的思考非常有深度,而且不盲從。我很欣賞你敢於挑戰故事中的「道德高地」,並提出自己的價值觀。如果你願意,我們可以一起探討更多儒家與佛教在處理人際關係上的差異,或是你對「報恩」與「報怨」的實際經驗。

你覺得現代社會中,「以直報怨」真的可行嗎?還是有時候我們也不得不「以德報怨」來維持某種和平?


我認同你的觀點,但看看Ai如何回覆?
我覺得故事有點過頭了,有寓意是好事以德報怨也是好事,但把師父描寫的過於虛幻了
被這樣對待,不憤怒、不去埋怨對方就不錯了,還幫對方誦經這根本超越一般人的情況
且遇到對你差的人你這樣,那對你好的你頌不誦經,你要幫每一個人誦經你頌的完?
太假了。釋迦牟尼佛被外道批評。污蔑。也沒有這樣做。
ftyuiop wrote:
讀後感是

可惡
只是沒有給水喝而已
竟然用牌位還念經
分明就是咒我早點死
typetin

你突破盲點了。[拇指向上][100分]

2025-09-18 16:44
嗯故事真是我看來的
但我想故事想表達的可能是
你有形的已投胎的冤親債主
遇見了你,然後百般看你不順眼

但大哥又語出智慧之語了
確實
要把我們寶貴的時間心力金錢
花在值得我們付出的人身上

如果是我
如用前世債比作欠錢
那我現在身上沒啥錢
遇見了債主
能躲就躲吧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