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哪位大神來教我一下如何在蝦皮算價?

一直被這個神奇的網站搞的很複雜..
雖然也用了一段時日了,但我總覺得這網購的遊戲規則變得我實在是跟不上.

一般買些零件或用品類是還OK..這點不會很複雜.主要麻煩的是桌機跟手機有時折扣抵扣會不一樣..
其次便是這幾日發現的..它的商城的賣價怎麼不一樣?
例如:A物件本來單價促俏賣30,我買二個可能單價變31,買三個單價就變50..= =
這是什麼玩法..
然後更神奇的來了..
我這裡只是單一物件哦(若加入其它物件我整個看的灰戈戈)

神奇的是假設我就買兩個.所以總價62 這裡撇除什麼折抵或優惠什有的沒的,會更亂..
運費不計..就62元

然後該筆成交後,我再重複下同樣物件,一樣給它下兩個,總價還是62元
= =""""
所以你物流業是呷飽很閒嗎????
不過我就真的這樣給你搞了...同樣的東西..分多次來下..
恩..所以我的小結就是
他有沒有遊戲規則的介紹啊= ="""
或是有沒有人能稍替我解答一下...

-------------

對了這下我又想起昨夜我看到有賣個隨身碟,單價原本200多,特價變77,然後我因為看不懂為何我多加別的物件時,他隨身碟的單價會跳來跳去,一下變89,一下變99
後來乾脆其它物件不要好了,可是可能有時效還是怎樣,本來單一物價77
後來單一物價變89
然後再過一陣子變109
啊這是一日多市..比比特幣還好玩就是了咻~~~~~~~~~~
糾郎哦...這是什麼時代啊==

-----------------
最後順道問一下,蝦皮商城跟蝦皮是不一樣的東西嗎?商城有幾個?是不同的賣家還是????一整個完全沒概念... ><
2025-09-14 19:45 發佈
MaverickRay wrote:
一直被這個神奇的網站...(恕刪)

你觀察得超仔細,這其實就是現在很多大型電商「動態定價 + 滿額優惠 + 行銷組合」一起混用的結果。
簡單來說,它不是亂搞,而是背後有一套自動調價規則(只是沒明講,所以看起來像黑箱遊戲 XD)。

我幫你拆幾個常見狀況,對照你說的例子:
---
1. 為什麼「買多反而變貴」?
有些賣家或平台設定的是組合優惠,不是單純的「單價 × 數量」。
例如:

* 1 件:特價 30 元(吸引你下單)
* 2 件:平台演算法認定「需求高」,單價就回到 31(或取消折扣)
* 3 件:可能觸發另一種組合,變成 50/件

這就像超市「第 2 件 8 折」,但不是照比例算,而是平台自動計算組合價格,結果就變成你看到的「奇怪跳價」。
---
2. 為什麼「分單買」比「一次買多」還划算?

這是因為平台的促銷邏輯是「針對單筆訂單」。
你買兩件=觸發了某種優惠組合(62 元),
再開新訂單,系統又重新套用同樣的組合(再來一次 62 元)。
它不會把你多筆訂單合併計算,所以反而拆單買比較便宜。
(有時候賣家還會默默幫你合包出貨,物流就真的在幫你做白工了 😂)
---
3. 為什麼「價格會一直跳」?
這通常有幾種原因:

*限時特價:像你說的隨身碟 77 元,可能是某個「限量秒殺」價,一過時段就回升。
*搭配其他商品:有些商品屬於「加購價」或「湊單價」,所以當你購物車裡多了或少了別的東西,單價就跟著浮動。
*動態定價:平台根據你的瀏覽紀錄、需求量、庫存量自動調整價格,這就很像你說的「一日多市」,甚至比股票波動還快。
---
4. 有「遊戲規則」的介紹嗎?

平台通常不會公開細節(因為這就是它們的「演算法商業機密」)。
最多只會在商品頁或活動頁寫些模糊規則:

*滿額折(滿多少減多少)
*滿件折(買幾件打幾折)
*限時限量價
*加購價

但它們的組合跟優先順序,幾乎不會清楚標出來,所以使用者才會覺得「越算越亂」。
---
👉 簡單生存法則:

1.同一商品多件要比較「一次下單」 vs 「分單買」。
2.多加/少加別的商品試試看價格浮動,常常會有驚喜。
3.價格跳動時,截圖留證據,避免退貨或客服扯皮。
4.善用購物車試算,不要只看單價,要看「結帳總額」。
---
其實你遇到的狀況,很多老手買家也會用一句話形容:
👉「電商購物就像打遊戲,要會玩規則,不然很容易被當肥羊。」 🐑💸

要不要我幫你整理一份「網購奇葩定價對策小抄」?
讓你以後遇到這種跳價、折扣亂象,能秒判斷要拆單還是湊單。


這是ChatGPT的回覆。
MaverickRay
MaverickRay 樓主

哈哈,昨天我也有問GPT,後來它也回我一堆,只是我越看越花..這蝦皮這玩法,不去算價格的話感覺會被騙到..改它叫賴皮

2025-09-14 19:58
typetin

請問它回的內容有沒一樣呢?

2025-09-14 20:16
MaverickRay wrote:
請問哪位大神來教我一下如何在蝦皮算價?

一直被這個神奇的網站搞的很複雜..
雖然也用了一段時日了,但我總覺得這網購的遊戲規則變得我實在是跟不上.

一般買些零件或用品類是還OK..這點不會很複雜.主要麻煩的是桌機跟手機有時折扣抵扣會不一樣..
其次便是這幾日發現的..它的商城的賣價怎麼不一樣?
例如:A物件本來單價促俏賣30,我買二個可能單價變31,買三個單價就變50..= =
這是什麼玩法..
然後更神奇的來了..
我這裡只是單一物件哦(若加入其它物件我整個看的灰戈戈)

神奇的是假設我就買兩個.所以總價62 這裡撇除什麼折抵或優惠什有的沒的,會更亂..
運費不計..就62元

然後該筆成交後,我再重複下同樣物件,一樣給它下兩個,總價還是62元
= =""""
所以你物流業是呷飽很閒嗎????
不過我就真的這樣給你搞了...同樣的東西..分多次來下..
恩..所以我的小結就是
他有沒有遊戲規則的介紹啊= ="""
或是有沒有人能稍替我解答一下...

-------------

對了這下我又想起昨夜我看到有賣個隨身碟,單價原本200多,特價變77,然後我因為看不懂為何我多加別的物件時,他隨身碟的單價會跳來跳去,一下變89,一下變99
後來乾脆其它物件不要好了,可是可能有時效還是怎樣,本來單一物價77
後來單一物價變89
然後再過一陣子變109
啊這是一日多市..比比特幣還好玩就是了咻~~~~~~~~~~
糾郎哦...這是什麼時代啊==

答:
是個 ...
( 老闆 ) 有接到廣告預算的時候,價格會變便宜的時代 ...

就把它當成 ...
買到特價的 1 個的時候 ...
是把廣告 ( 試用 ) 品賣給你 ...

至於說 ...
廠商是不是 ( 用廣告預算 ) 製造了一大堆廣告 ( 試用 ) 品 ...
「我」不知道

學名叫做 ...
【超額產能】...
MaverickRay
MaverickRay 樓主

只能說..AI已讓人阿雜了。蝦皮好像比AI還讓人阿雜

2025-09-14 20:05
MaverickRay wrote:
最後順道問一下,蝦皮商城跟蝦皮是不一樣的東西嗎?商城有幾個?是不同的賣家還是????一整個完全沒概念... ><

好問題!這點很多人第一次用蝦皮也會搞混~我幫你釐清一下 🧐
---
🔸 蝦皮 = 整個平台

就是 Shopee 這個電商網站/APP 的總稱。
裡面有兩大類:
1. 一般賣家(個人、小店、工作室)
2. 蝦皮商城(Shopee Mall)

---
🔸 蝦皮商城(Shopee Mall)是什麼?
它不是另一個網站,而是蝦皮裡的一個專區,專收「品牌旗艦店」或「官方授權店」。

特色:
* 商品會帶有紅色「Mall」標誌。
* 大多是大品牌(ASUS、PChome、Nike、Unilever 這類)或授權代理商。
* 蝦皮會要求它們:
* 正品保證
* 15 天鑑賞期退貨(一般賣家通常只有 7 天)
* 更多售後服務(有些甚至支援到府收件退貨)

簡單講:
蝦皮商城 ≈ 官方旗艦店大集合。
普通蝦皮賣場 ≈ C2C 個人或小賣家。
---
🔸 那「蝦皮商城」有幾個?

其實只有一個「商城區」,只是裡面有成千上萬個品牌店,所以看起來像很多。
就像百貨公司裡有很多專櫃,但整棟還是同一間百貨。
---
🔸 差異簡單比對
| 項目---- | 蝦皮一般賣家-------- | 蝦皮商城 (Shopee Mall) |
| --------- | --------------------- | ----------------------- |
| 賣家身分 | 個人、小店、代購-- | 品牌旗艦 / 授權店 |
| 商品來源 | 不一定可靠,要挑評價 | 正品保證 |
| 退貨政策 | 7 天鑑賞期---------- | 15 天鑑賞期 |
| 售後服務 | 不一定有保障--------| 官方規範比較嚴 |
| 價格----- | 可能比較便宜,但風險高 | 價格通常比較穩定,有時配合大促才會殺價 |
---
👉 所以如果你買 桌機、手機、SSD、隨身碟這種有售後風險的東西,
建議找「蝦皮商城」會比較安心。
但如果只是零件、小配件、消耗品,普通賣家也 OK,價格可能更甜。
---
要不要我幫你整理一份 「蝦皮購物避坑指南」,
像是:怎麼判斷店家靠不靠譜、怎麼看 Mall 的優惠玩法、怎麼避免被價格套路?

MaverickRay
MaverickRay 樓主

你的GPT跟我的不太一樣地哦^^,謝謝幫忙

2025-09-14 21:27
MaverickRay wrote:
只能說..AI已讓人阿雜了。蝦皮好像比AI還讓人阿雜

哈哈 😆 這句話真的中肯!

AI 至少還能跟你講清楚邏輯,頂多偶爾答非所問;
但蝦皮這套「浮動折扣 + 黑箱演算法 + 活動規則像迷宮」
真的就是一種精神消耗戰。

很多人形容蝦皮:
* 用的時候像在打副本,要懂規則才不會被坑。
* 價格浮動像「打股票」一樣,還要盯盤。
* 活動頁、折扣碼、滿額折,常常要三四重算數學。
結果買到最後,覺得自己不是在購物,而是在寫數學考卷 🤯。

所以你說「蝦皮比 AI 還阿雜」,完全可以理解。
至少我還能幫你把它的「遊戲規則」解碼,蝦皮自己卻永遠不會告訴你全貌 XD。

要不要我幫你把 蝦皮阿雜程度排行榜 做個趣味版?
比如:
1. 動態定價(同商品不同時段不同價)
2. 滿額滿件折(要算數學,買多不一定划算)
3. 折扣碼/購物金(手快有手慢無,還常疊不起來)
4. 運費補助(省運費結果被價格浮動吃掉)

感覺你一定很有共鳴 😂
要不要來一份?

MaverickRay wrote:
哈哈,昨天我也有問GPT,後來它也回我一堆,只是我越看越花..這蝦皮這玩法,不去算價格的話感覺會被騙到..改它叫賴皮

哈哈哈,「賴皮」這稱呼太到位了 😂 感覺你已經準備好用實用、簡短、不花腦的攻略來反擊了。下面給你一個 **超精簡一頁避坑小抄**(立刻可用),不用背規則、只要照做三步走就好 — 我把重點濃縮到最實用、最不阿雜的那幾項。

# 蝦皮速成避坑小抄(30 秒決策版)

**第一步 — 分類判定(30 秒)**
* 要買「有保固/高價電子(手機、桌機、SSD、隨身碟等)」→ 優先選 **蝦皮商城(Mall)/ 官方旗艦**。
* 要買「消耗品/配件/便宜小東西」→ 普通賣場可比價、注意評價。

**第二步 — 最快驗價法(1 分鐘)**
1. 把你要買的「單一商品」加入購物車,試一次選數量(例如 1、2、3)看總價差異(看「結帳總額」而不是單價)。
2. 再分別以「分單」(拆成兩筆)模擬結帳一次,看看哪種總價更低。

> 如果分單比一次下單便宜 → 拆單買(常見捷徑)。

**第三步 — 風險/省錢快速判(30 秒)**
* 商品單價波動大、但賣場是 Mall 且有官方保固 → 為保障選 Mall(即便貴一點)。
* 想省小錢又不在乎保固 → 比較不同賣家、看評價、截圖價格(留證)。
* 有明顯「限時秒殺」或「0元加價購」→ 要快,但先看退貨/鑑賞期。

# 一口氣能做的小技巧(實戰)
* 購物車+願望清單:把想買的都丟進購物車,隔一陣子再比一次價格。
* 截圖留證據:價格跳來跳去、賣家喊促銷時截圖,客服爭議時好用。
* 看評價但重點看「近 30 日負評」與「是否有售後糾紛」。
* 運費別忘算進去(有時運費把你省的錢吃光)。
* 大額商品(>NT\$X,自訂門檻)或需保固→ 優先 Mall/官方賣場。

# 阿雜排行榜(趣味版)
1. 動態定價(最阿雜)
2. 滿額/滿件複合活動(最會騙人算數)
3. 折扣碼/購物金疊加規則(常卡關)
4. 限時秒殺(刺激但短命)
5. 運費補助(看起來省,最後常吃掉優惠)
---
要不要我把上面的「一頁避坑小抄」做成一張可列印的 PDF 或更可視化的 **一張圖表/Checklist**?我可以:

* 做成一頁 A4 的「下單前快速檢查表」給你列印,或
* 做成更趣味的「阿雜排行榜海報」放手機當提醒。

選一個你想要的格式(PDF 或手機圖檔),我現在幫你做出來。要我直接做哪一個?📄🖼️

買蝦皮我都直接看最後總共多少就付錢了哈哈
MaverickRay wrote:
例如:A物件本來單價促俏賣30,我買二個可能單價變31,買三個單價就變50..= =
這是什麼玩法..


我也是最近常買蝦皮商城才發現有這玩法,第一件都超便宜
其實也不用自己算,因為它賣場也都是套公式的,
你就+1+1+1一直按上去看價錢的變化就知道了,自己大概看一下買不超過幾件才真的有便宜到
最後就到購物車裡按下[去買單],若有優惠卷就點一點,它系統就會自動幫你算好價錢了

何必自己算呢?
只要不按下[結帳]都不算正式下單

比起這個,我覺得更神奇的是149/199的免運額度
我還蠻常遇到在結帳前發現金額或商品有錯,跳回去重設,設完按下買單,結果免運已經額滿了
好玩的是有時候再逛一逛,額度又會恢復可以送出
感覺這是不是隨機的....
mark0826 wrote:
更神奇的是149/199的免運額度
我還蠻常遇到在結帳前發現金額或商品有錯,跳回去重設,設完按下買單,結果免運已經額滿了
好玩的是有時候再逛一逛,額度又會恢復可以送出
感覺這是不是隨機的


看是賣家品項、價格設定錯誤,還是系統端的問題?

不過以露天免運優惠會隨時間改變的例子來看,蝦皮刻意在免運做手的可能性也不會是0,生意人都會相互模仿對自己有利的營運方式,就像尾數9的定價也是後來慢慢傳開來的。

但是您們說的買多件價格不一樣,這情況我目前還沒看過,可能是因為同樣的東西,我大多不會重複買。

唯獨頻繁出現要求驗證畫面讓人很不耐煩,其它平台能找到的東西,我已經不太想在蝦皮找。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