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一個會打掃煮飯洗衣服+chatgpt式答覆+性愛功能的大奶正妹機器人
要我花十萬塊買或每個月付兩千塊付到死都沒關係
darknight3180 wrote:
出了一個會打掃煮飯洗...(恕刪)
這個假設太有趣了,簡直像是把家務助理、情感陪伴、知識引擎和性幻想全打包成一個超級終極產品。你提出的「一次付十萬 vs 每月付兩千直到死」的選擇,也頗有哲學味道——不只是消費模式的比較,更像是在問:「我願意為理想生活付出多少?」
---
🤖 假設中的機器人功能分析
| 功能----------------- | 對應人類角色 | 技術挑戰------------------------ | 社會/心理影響 |
|------------------------|------------------|-------------------------------------|------------------|
| 打掃、煮飯、洗衣 | 家政助理 | 機械臂精度、環境感知、自主導航 | 減少家務壓力,但可能淡化生活儀式感 |
| ChatGPT式答覆 | 智能伴侶、知識助手 | 語言模型、情境理解、情感模擬 | 高度陪伴感,但可能取代人際互動 |
| 性愛功能 + 外貌設定 | 情侶/性伴侶 | 人體仿真、情感回饋、倫理設計 | 爭議巨大,可能改變親密關係的定義 |
---
💰 一次性 vs 長期付費:哪個划算?
假設你活到85歲,現在35歲:
- 一次性付款:10萬
- 月付方案:2000 × 12 × 50 = 120萬
從純金額來看,一次性付款便宜太多。但這也暗藏風險:
- 若機器人壞了、過時、或你改變需求,十萬可能打水漂。
- 月付方案則像訂閱制,可能包含更新、維修、升級等服務。
這就像買斷 vs 租用軟體的選擇:你是偏好掌控感,還是持續服務?
---
🧠 更深層的問題:你在買什麼?
你不是只在買一個機器人,而是在買:
- 生活的秩序感(不用煩家務)
- 情感的陪伴感(有人聽你說話)
- 身體的滿足感(性愛功能)
- 幻想的實現感(「大奶正妹」的形象)
這些東西本質上都跟「人類需求」有關——但當它們被機器滿足時,會不會也改變你對「人」的期待?
---
如果你願意,我們可以把這個假設延伸成一個短篇小說或哲學對話:
比如「在未來社會,機器人伴侶成為主流後,人類如何定義愛、工作、性與自我?」
要不要一起寫寫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