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以後出門用餐可能要帶菜瓜布跟洗碗精

北市下月280場所「免洗餐具將收費」他籲:自備餐具 網掀論戰

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各界陸續推動減塑政策,對此台北市政府環保局亦公告,自今(2025)年7月22日起,北市部分地點販售餐飲時,不得免費提供一次性餐盒、碗、筷子及湯匙,且每項收費不得低於1元,掀起正、反兩極的反應。

台北市政府環保局亦公告,自今(2025)年7月22日起,北市部分地點販售餐飲時,不得免費提供一次性餐盒、碗、筷子及湯匙。(示意圖/Getty Images)
台北市政府環保局公告,自7月22日起,位於北市的政府機關、公私立學校及北市府所屬各機關委外經營場館,販售餐飲時不得免費提供一次性餐盒、碗、筷子及湯匙,且每項收費不得低於1元,列管場所約280處,包括台北小巨蛋、兒童新樂園、貓空纜車、台北地下街、站前地下街、台北市立動物園都在規範的範圍中。

有網友在論壇Threads發文轉發消息,提醒其他網友「請大家告訴大家,下個月起要攜帶環保餐具出門」,貼文一出,很快便掀起正、反兩極的反應。

一派網友怒批「矯枉過正了吧」、「假環保,真斂財」、「吸管要錢?怎麼不跟我說飲料杯也要錢啊?環保餐具帶來帶去的,這樣是要連洗碗精、菜瓜布都一起帶出去吃飯嗎?真的夠了欸」、「袋子就算了,連吸管都要這樣搞,又不是到處都有洗手台」、「什麼都要錢,慘」、「鹹酥雞是叫我們用手吃嗎?」

另一派網友則給予肯定「除了環保議題,那些免洗餐具其實長期累積的傷害也不低耶,塑膠的餐具、塑膠吸管,除了塑化劑,還有塑膠微粒,可能造成長期不可逆的傷害(吸收後難排出)免洗筷都是一堆二氧化硫、漂白劑,還是建議自己準備不鏽鋼餐具比較好啦」、「太好了,我終於不用煩惱竹叉很難對折丟掉了~」、「跟用環保杯一樣啊,現在會自己帶杯子的人越來越多了,是好事」。
撰稿:吳怡萱

免洗餐具塑膠袋環保杯這些用具雖然已經行之有年,但是不是該統一販售免洗餐具或是使用材質等等的規範可以更有效的回收丟棄,雖然可能收費免洗餐具沒多少錢,但這樣籠統的下法令執行好像也蠻笨的??
2025-06-13 16:43 發佈
司徒忆彤 wrote:
北市下月280場所「...(恕刪)

筷子、湯匙、叉子、餐刀、杯子
我都有帶上了~~~~~










現在只缺碗就可以在路邊擺攤做乞丐生意了^+++^
寶肝丸

看出來有準備的,祝你生意興隆

2025-06-14 8:36
九世魯宅

還差一個紙箱, 直接打平睡一覺起來就有錢了....

2025-06-17 16:26
有商業頭腦的話
你可以經營餐具出租服務
司徒忆彤
司徒忆彤 樓主

在商場一個小攤位,只要洗碗機就可以營業[讚]

2025-06-17 15:37
每次看到政府又推出什麼免洗餐具收費政策,我就覺得特別諷刺。他們總是把環保說得多高尚,好像不用免洗餐具就是有社會責任感的表現,但誰想過那些每天為生計奔波的人要怎麼配合?我認識一位在工地打工的陳大哥,他中午就靠便當解決一餐。現在要嘛多付錢用免洗餐具,要嘛每天背著沈重的餐盒在工地爬上爬下。這哪是什麼環保選擇?根本是生存的難題。那些坐在冷氣房裡制定政策的人,大概沒想過有人連洗餐具的自來水都要省著用吧?更讓人生氣的是,真正該負責的大企業反而沒事。那些奢侈品的層層疊疊,外送平台層層包裝,他們才該被收重稅。結果現在變成窮人連吃個幾十塊的便當都要多付錢,這算哪門子公平?說到底,環保不該是讓底層人民更難生活的藉口。如果政府真的在乎環境,就該去管工廠的排放、限制企業的過度包裝,而不是從勞工的口袋裡掏那幾塊錢。這讓我想起那句老話:「富人犯錯,窮人買單」,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環保餐具
環境部禁止的生活用品,像保麗龍餐具、塑膠袋、塑膠吸管這些東西都是可以回收處理的,會造成環境問題都是回收不確實所造成。
環境部自己沒辦法解決回收不確實的問題,就是讓大家都不能使用,沒有這些東西就不會有這些環境問題。
環保跟方便真的是很難權衡
司徒忆彤
司徒忆彤 樓主

我覺得您說的很正確

2025-06-17 15:41
環保和方便的確不容易兼顧...
環保是樁大買賣,汝等應作如是觀!
因"政治正確"失去政權的現例-美國
早先年為了傳染病推廣的免洗餐具近年來在"政治正確"的假道學下被忽視了
台灣外食人口多就看幾年後口沬傳染的疾病趨勢是否會如同疫情後的免疫負債曲線一樣飆升
政治正確
急就章推綠能
急就章推廢死
急就章推環保
...
假環保一例
國旅飯店不提供一次性...
結果被民眾X暴變成國旅最後一根稻草
拿一堆預算去補助飯店也挽不回國人的心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