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記這部由玄奘口述,弟子筆錄的奇書,唐太宗貞觀20年完成後,是研究中亞諸國及古印度風土人情的經典。
玄奘的確到了天竺,
天竺是印度的舊名,但印度種族繁多,語言複雜,不知道玄奘如何跟當地人溝通?史記及後漢書上所稱的身毒也是天竺。
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應該藏著大量佛教經典,讓來自東土的玄奘孺慕不已。
照理說,西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創造種姓制度,玄奘大概是在西元627年9月從長安出發,沒有捷運,一路步行至天竺國,比自助旅行還累,不知道有沒有觀察到天竺國社會階層與政治經濟發展。
所以佛祖怎麼通曉印度所有語言??????????
我想只要學會最多人說的那種,再透過各族翻譯
就可以一翻十,十翻百,只要找到各族的翻譯人才
佛教源自印度,約在西漢末年傳到中國,東漢明帝時,洛陽有了第一座佛寺「白馬寺」。東晉的高僧法顯,是第一位到國外取經求法的大師。西元399年,高齡六十五歲的法顯從長安出發,路途艱辛,法顯在十三年間遊歷了三十多國,寫成《佛國記》。
《大唐西域記》共十二卷,並非以玄奘旅行的路線,而是按地區排列,記錄新疆至印度沿途所見國家的地理、交通、氣候、物產、政治、宗教信仰、語言文字、教育、刑法、禮儀、賦稅、人文風俗描述下來,其中也穿插聽到傳聞而沒有親自到過的國家,用「行」和「至」兩字區分。此書由玄奘口述,由弟子辯機執筆,於貞觀二十年(646年)七月完成。據專家王世平表示,「玄奘用腳步量出的里程,竟準確到一里不差,使斯坦因感佩到五體投地的地步」。
日前就有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公開版」發出疑問,從西安走路到印度,51天就能走完,來回的話就是102天。他直言,以一天工作8小時來算的話,也只要306天,再加上勞基法的週休二日,大約是430天:「但你卻走了19年才回來,那請問剩下將近18年的時間你跑去哪玩了」。
「大千世界,無掛無礙, 自去自來,自由自在, 要生便生,莫找替代。」
天國一輝小寶寶 wrote:
尼泊爾知名景點藍毗尼(Lumbini)是釋迦牟尼佛的誕生地
所以佛祖怎麼通曉印度所有語言??????????
我想只要學會最多人說的那種,再透過各族翻譯
就可以一翻十,十翻百,只要找到各族的翻譯人才
佛教源自印度,約在西漢末年傳到中國,東漢明帝時,洛陽有了第一座佛寺「白馬寺」。東晉的高僧法顯,是第一位到國外取經求法的大師。西元399年,高齡六十五歲的法顯從長安出發,路途艱辛,法顯在十三年間遊歷了三十多國,寫成《佛國記》。
《大唐西域記》共十二卷,並非以玄奘旅行的路線,而是按地區排列,記錄新疆至印度沿途所見國家的地理、交通、氣候、物產、政治、宗教信仰、語言文字、教育、刑法、禮儀、賦稅、人文風俗描述下來,其中也穿插聽到傳聞而沒有親自到過的國家,用「行」和「至」兩字區分。此書由玄奘口述,由弟子辯機執筆,於貞觀二十年(646年)七月完成。據專家王世平表示,「玄奘用腳步量出的里程,竟準確到一里不差,使斯坦因感佩到五體投地的地步」。
日前就有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公開版」發出疑問,從西安走路到印度,51天就能走完,來回的話就是102天。他直言,以一天工作8小時來算的話,也只要306天,再加上勞基法的週休二日,大約是430天:「但你卻走了19年才回來,那請問剩下將近18年的時間你跑去哪玩了」。
嗯 ... 用現在的話講 ...
「我」『誤以為』大家都知道他是去〔留學〕的 ... ?

白話文 ( 舉例 ) - -
不懂阿拉伯文,會去阿拉伯留學 ... 嗎?

水云 wrote:
不懂阿拉伯文,會去阿拉伯留學 ... 嗎?
樓主的意思是
人腦有限
假設印度
有一百種語言和文字
玄奘不可能全部通曉
能會個十種,就很了不起了
整個中東有多少語言跟文字
這我就不清楚了
「大千世界,無掛無礙, 自去自來,自由自在, 要生便生,莫找替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