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命運的夾縫中開出花》

原生家庭的生存哲學

童年記憶裡,父母親總在機台轟鳴聲中對我說:「書讀不好沒怕,工廠總會留給你。」這句話像道透明枷鎖,既承載著樸實的期許,也預示著某種被規劃的人生軌跡。當大學那年美國綠卡機會降臨時,母親的嘆息至今清晰:「花大錢留學做啥?回來還不是要接工廠。」那疊被退回的申請文件,成了我青春裡第一片未綻放就凋零的花瓣。


接班迷局中的覺醒

2015年正式踏入父親的小工廠那刻,我嗅到的不僅是金屬切削油氣味,更是陳舊經營模式下的危機。接手時每月營收已跌破15萬關卡,父親堅持用九十年代思維運作,既禁止外出開發客戶,又要我負擔兩個家庭的開支。最諷刺的是,當2017年春節因未包紅包被逐出家門時,我懷中揣著的,是家中存摺裡近乎歸零的數字。


在瓦礫中重建人生

帶著新婚妻子蝸居租屋處的日子,我同時打三份工:清晨在麵包店揉麵團,午後跑機械零件業務,深夜籌備自己的公司。2017年咬牙買下人生首間房那日,銀行存款餘額是327元。當2019年女兒誕生時,我在CNC加工廠從半技師晉升課長,油汙工作服口袋裡始終放著寶寶超音波照片——那是支撐我穿越幽谷的光。


時代浪潮下的生存博弈

2020年父母以兩千萬賣掉工廠時,我正經歷疫情裁員潮。為守住剛買的房屋,我放下身段進入八大行業,學會在霓虹燈下計算每分錢的生存重量。那些在八大行業吃下的苦,最終都化作澆灌公司的養分。當2022年賣掉首間房拿回資金時,我才驚覺這些年早已練就「在廢墟中種玫瑰」的本領。


金錢帷幕後的親情辯證

2023年父母搬進五千萬豪宅那日;看著那些瑞士滑雪與西藏的打卡照。我突然明白:有些人的優雅人生,是建築在選擇性遺忘的基礎上。

2025年母親握著三千萬存款卻任我資金鏈斷裂時,那個在麵包店偷藏邊角料回家給妻兒加菜的自己,反而在月光下閃閃發亮。


成為自己的光

如今牽著女兒走過老家巷口,我已能平靜告訴他:「你看,當年爺爺就是在這裡教我認螺絲規格。」那些未被命名的傷痕,終究在時間裡結痂成繭。或許真正的成年禮,是終於看懂父母之愛也有力不能及處,而我們要做的,是把自己活成不用依賴任何人的光源。

2025-05-17 14:11 發佈
justinbigger wrote:
原生家庭的生...(恕刪)
好像看到了自己,但是我比較懶散沒能像樓主這般成就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喔,是有一些不一樣[sorry]

2025-05-18 20:25
justinbigger
justinbigger 樓主

故事總有些修飾,太灑狗血的就不多說了😅

2025-05-18 21:27
在這01中

你的文是月光中一朵放光的 花。
justinbigger
justinbigger 樓主

本想在社群媒體發文,但畢竟只是個人在內心的旁白,無需驚擾朋友及家族。

2025-05-18 17:56
才十年就這麼愛恨情仇ㄉ吼,我從1999年接班了一家咖啡店撐到現在還沒活起來過耶
justinbigger
justinbigger 樓主

只能說我不夠了解自己的家人,那些旁觀的家族成員比我更了解父母,卻無人想插手。

2025-05-18 17:5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