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想想
以前民間不是很愛上街頭
來豬 國防布 核能 紅杉軍 都上
反而台積電從一開始安撫 7 奈 到 4 奈 變2奈 再來研發也去 然後 1廠 變 3 廠 4 廠 的
一邊安撫 一邊加速 從小腿摸到大腿 從大腿已經來到該邊 都在一年之內發生的
卻沒人要上街頭 哈哈
有人會跟我說台G是私人公司 , 介入個屁 ( 不是重啟個屁)
但我在想 , 他畢竟在台成立 在台註冊 在台上市 是稅收來源
經國家挹注與扶持 國人心血 大量台灣勞工體力心思投入 明顯構成 國安構成關鍵要素
這種東西 早已不是私人公司 可以解釋
我甚至想著 , 嘿 有台人一直說私人公司不能介入 那國外政治介入是? 你又不說了
也有人說台積電用的都是別人的材料跟機台
不過好說歹說至少目前最大產能還是在台灣 , 台積電絕對有自己的 "眉角 "
不是只有機器跟廠房就能複製
怪哉 怪哉
然後台灣被看沒啥小有 也沒看活躍社運人士說 氣死了 那減少買美貨之類的
好讓美企能夠從內部去遊說
還是咱老百姓 真的是越來越乖了 所以40% 才可以任逍遙
罵官員我覺得沒用阿 畢竟查一下 身分幾乎都是妥妥的準美國家庭 或是綠卡曖昧不明
而且大部分進口到台灣的美國商品,都是商業、工廠在使用
一般消費者能接觸到的美國貨並不多
是要抵制什麼?連 Apple 手機都不是美國製
好啦,先不要買特斯拉吧
如真的要抵制,幾乎都不是製造業的商品
請拒看 Netflix、Disney+、Max、Amazon Prime Video
Android、iOS、MacOS、Windows、Office 等一堆美國軟體都不要用
也不要用 Youtube、Google、Yahoo、X
這樣,樓主就不可能在這裡留言了
除了軟體、服務外
台灣民眾比較可能會接觸到的是美國農產品
牛肉、雞肉、豬肉、乳製品、黃豆、玉米、小麥、核桃、杏仁、葡萄乾
牛肉、豬肉、乳製品或許可找其他國家替代
美國雞肉可是深入台灣餐廳到攤販和一般家庭,甚至食品加工廠
如找其它國家替代,物價勢必有不小波動
其它就不一定好替代,像黃豆、玉米、核桃、杏仁、小麥、葡萄乾
除小麥,美國都是最大生產國,但小麥產量也屬大國之一
黃豆、玉米可能還可找其它國家,例如巴西
但核桃、杏仁、葡萄乾就不好替代了
如禁美國核桃、杏仁、葡萄乾
先倒楣的是台灣的食品業、糕點業
但不管如何
台灣能直接買到美國農產品的比例並不高
大部分都是到食品加工、餐飲業、糕點業
民眾能抵制的著力點很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