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是百年前的產物,當時開山技術不足,在多山的台灣只能繞來繞去,所以採用比較好轉彎的窄軌,缺點是速度慢、坐起來很晃
但如今開鑿山洞技術已經成熟,可以截彎取直,不必繞來繞去了,線型夠直,可以用標準軌,像高鐵那樣
台鐵在改建為高架或地下化時,怎麼不順便改建為標準軌,不但速度提升、列車採購容易,必要時甚至可以台、高鐵共軌
現在北高開車只要4小時,台鐵自強號卻要5小時,跟汽車相比台鐵很沒競爭力,感覺窄軌+彎道已經過氣了,像舊山線改建為新山線,是不是應該全線都截彎取直改建為標準軌
也有一些特殊路段是寬窄軌共用路基,也就是一個路基上有三條鐵軌。
連跨國不同軌距也能經由特製可變距車軸達成不換列車跨國不同軌距行駛。
但是人家真正進步的地方是什麼?
進步的地方是,人家不管標準軌窄軌,直線彎線,
都可以高速行進而且幾乎不太會上下左右晃動,並且安靜異常,
就連火車經過鐵軌岔道處,聲音也幾乎聽不見。
因為它們的鐵軌幾乎絕大多數都是連續軌,
車廂品質好,就算彎來彎去的山上也是一樣。
台鐵乘坐品質,跟人家一比,真的就是落後幾十年的品質,又吵又晃。
以前長久以來錢都浪費在一堆塞進去人員領高薪養肥貓。
今年開始民營化,看看會有什麼進步。
這十來年個人有關注的就是保加利亞的鐵路改進建設,
從以前時速只能六七十公里搖搖晃晃幾十公尺一節鐵軌比台鐵還差的乘坐品質,
搖來晃去的乘坐在上面摳摳,摳摳,摳摳,摳摳聲響徹雲霄。
現在好多都已經改進路基與連續軌,
以前相同搭的路段六七十公里時速路段現在都能開著150時速飆,安靜還不會搖晃⋯⋯
不過,台鐵從來也不是執政者會注意的單位,
因為那裡只是他們塞人退線人員去領高薪養老的地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