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也覺得國外的鮮奶喝起來跟台灣的鮮奶味道不一樣嗎?國外我自己喝過幾個牌子比如Arla、豐力富跟好市多的都覺得跟台灣的相比味道偏淡,尤其是Arla喝起來感覺是走一個清新爽口路線還有尾韻會甜甜的單喝也不會有口腔喉嚨不舒服的感覺相反台灣的鮮奶都主打 濃 純 香喝習慣國外鮮奶的清爽淡雅之後,再喝台灣鮮奶那濃純的味道反而不習慣了。都一樣是牛,歐洲和亞洲的為什麼味道會差這麼多?
我覺得變因很多,像是風土條件的不同(溫度、降雨量、日照等等),像俗話說的""一樣米養百人""嘛~還有台灣跟國外的殺菌技術不太一樣,台灣採用UHT超高溫殺菌(130度上下3秒左右),歐美多採用HTST高溫瞬間殺菌(75度上下15秒左右)加上高產量的牛(歐美等溫帶)跟低產量的牛(台灣等亞熱帶)相比高產量的牛的奶喝起來會比較清淡我知道的是這樣不知道有沒有說錯,也歡迎其他牛奶大神補充
剛好我就是酪農。發聲以正視聽。簡單來說,生乳的品質包括乳脂肪、乳蛋白、無脂固形物等,這些就是鮮乳內的營養成分。國外的鮮乳沒有比較厲害,感覺比較清爽,其實是這些營養成分比較少的原因,尤其是乳脂,那是濃厚感的來源。尾韻回甜,那是乳糖在起作用,國內鮮乳更高。無脂固形物,包含蛋白質、乳糖、礦物質等,那是營養成分的濃縮。國內鮮乳比進口的高得多。有一個差異點是進口業者絕對不提的,就是生乳體細胞的數量。那是牛隻乳房發炎,白血球除掉發炎細胞後留下殘留物。因為進口奶的侵蝕,供過於求,為控制產量,提高品質,國內「大」乳品廠以體細胞含量決定價格,越低越好,差價極大,因此國內酪農普遍都會將有問題牛隻剃除,避免一隻牛影響一整桶牛奶進而影響收入。至於小農鮮乳,那當然是奶越多越好,消費者只要聽到小農就高潮,賣的完就好,反正品質什麼的不要講就不知道。((還是要附註一下,有的小農品牌是認真經營的牧場,職人高品質,在國內的牧場真的是排名在前的,但是消費者要精挑一下。))至於國外的標準,比國內寬鬆3倍。仔細品嘗,就會發現有一點鹹鹹的味道,哪就是體細胞。畢竟鹹能帶出甜。在乳糖含量低的狀況之下,能品嘗到與國內相同的甜味,那就是被鹹味欺騙產生的對比。其實以進口跟國產的銷售量來看就知道,大部分直接買鮮乳客戶端的消費者,還是選擇國產鮮乳的居多,味道還是欺騙不了人的。商用端的店家,就大量使用還原奶,冰磚奶,反正加入咖啡後,味道都被蓋掉喝不出來,便宜就好。另外進口商會聘請專業寫手評論進口品項,就是標示為「牛乳」的非鮮乳,冷藏「保久乳」型非鮮乳,採用偷換概念的方式,以清爽來替代品質較低,誘導消費者。結論1.請大家支持國產鮮乳2.請支持高品質鮮乳3.如果喝不出來的,節儉樸實的性格,價差夠大,那買冷藏櫃的進口牛奶,請看一下成分標誌,請找生乳100%使用,不要買到奶粉、冰磚還原的。
青銅器物 wrote:請看一下成分標誌,請找生乳100%使用 請問一下專家,『生乳100%使用』跟『成分無調整』是不是不一樣?現在很多鮮乳為了口感一致,都會調整成分,是嗎?我通常都選『成分無調整』的產品買,但是是不是真的無調整,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