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科學界為何不重新定義電流的方向

最初是假定電流的方向是正電荷由正極流向負極,但後來人們發現實際移動的是帶負電的電子,電子流是從負極流向正極,那為何不重新定義電流方向呢?或是把電子帶的電定義成正電荷,原本的負極改叫正極,這樣也一樣會是從正極流向負極

九大行星都可以改成八大行星了,元素週期表本來的AB族也可以廢除了,為何電流的定義始終不變要用最初的錯誤假設呢?
2022-07-26 15:02 發佈
不是有另一說是電洞流?
一開始人們不知道原子跟電子,只以為物體中有某種粒子帶正電荷跟負電荷,然後以為正電荷會傾向往負電荷移動形成電流

但後來人們發現電子後,還是決定以假想的等效的反向正電荷流動的方式來定義電流,就像明明是女生走向男生,但還是稱做男生走向女生

科學界其他理論、學說,都可以隨著時代被推翻修正,不知為何電學這塊就始終沒被推翻修正

這樣就造成教學上的一些問題,例如半導體裡面所謂的電洞流其實是電子離開原位所產生的空洞一個接著一個的跑出來,看起來很像洞在移動,但其實是電子在移動,就好比教室裡的同學從椅子上站起來然後往前一排坐,看起來好像是空著的椅子往後退了一排,但其實椅子根本沒有動

還有基本電學教的電容會說是正電荷跑來累積在正極電容板上,但實際上是負電荷跑去負極板累積,而正極板損失電子因而帶了正電,但按照電場理論(電學中的電場定義為正電荷的受力)變成說是正電荷被電場驅動推著跑向正極板累積,有點混淆的感覺
樂觀樂觀 wrote:
最初是假定電流的方向是正電荷由正極流向負極,但後來人們發現實際移動的是帶負電的電子,電子流是從負極流向正極,那為何不重新定義電流方向呢?或是把電子帶的電定義成正電荷,原本的負極改叫正極,這樣也一樣會是從正極流向負極
因為太多公式要改,例如電流與磁場的關係,太麻煩了...
01newbie wrote:
因為太多公式要改,例如電流與磁場的關係,太麻煩了...


科學雖然說是講求科學精神

但有時候更容易選擇將錯就錯

尤其是很多如果改了會很麻煩的東西跟觀念
瘋狂就是做著一模一樣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卻期待著有所變化。 這就是瘋狂。
物理學跟電磁學都用了幾百年,研究跟論文多到無法計算。
科學及技術的發展是以過去的研究及學術基礎一直往上堆疊的,現在改就會變成以後的人看不懂以前的論文,這在以後的科學及學術發展上會造成很多問題。
因為實際推動電流的,也不是電子阿,電子速度極慢,每秒用幾 u (10^-6)m 算的。電流只是虛構概念,真正在推動的是電場跟磁場,如果講細一點,會讓你們抓包我電磁學都在睡覺。前陣子 youtube 科普圈跟電子圈炸鍋,一大部分就在討論電流跟導線。
我不小心 wrote:
科學雖然說是講求科學精神
但有時候更容易選擇將錯就錯
尤其是很多如果改了會很麻煩的東西跟觀念
定義電流方向與電荷載子移動方向相反只是個選擇,無關對錯,
所以我不會用將錯就錯來看這件事。
大家可以查看一下電磁學的發展歷史。
很早以前,富蘭克林定下了電荷符號,
馬克斯威爾在1864年提出了整合電與磁的方程式,
而特斯拉在1887年就發明了AC馬達。
可是,電子的概念到約1900年才清楚。
如果電流符號要改,可以想想有多少文獻要修正?
重點是改不改有差嗎?
大家都同意電子帶負電,也沒甚麼問題啊...
flyingf wrote:
電子速度極慢,每秒用幾 u (10^-6)m 算的
電子在導體裡的移動速度與漂移速度不要混用啦....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