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該不該絕種? 假如恐龍沒有滅絶,世界將會怎樣?
外星人發現地球可能想要佔領地球 外星人可能派一堆外星異形攻打地球
軍隊和外星異形經過一場大戰後可能死傷慘重
《侏羅紀公園》相信大家都看到過,無比龐大的暴力
總統可能命令國防部長派世界頂級科學家復活恐龍 裝AI遙控恐龍晶片 恐龍大戰異形 地球可能短暫的和平
對於那些可能被復活的生物來說,它們的復活後更像是混種的,而不是完全複製,就像科學家想要復活的旅鴿一樣。並不是完全是以前的旅鴿,而是利用旅鴿的近親,比說如斑尾鴿。簡單來說,就是科學家把斑尾鴿的基因換成旅鴿的,讓斑尾鴿有了旅鴿的特性。實際上,科學家會創造出一個大部分斑尾鴿但又有那麼一丁點旅鴿的細胞,然後這個細胞變成一個胚胎。再變成動物。
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15公里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其威力相當於100億顆廣島核彈。充滿放射性的火球將方圓數百英里內的一切化為焦土,撞擊還造成了席捲半個地球的海嘯。甚至大氣都可能發生燃燒,陸地上超過25公斤的動物無一倖免。事實上,大約75%的物種都滅絶了。所謂的"非鳥類"的恐龍毫無希望,只有小型的、身披羽毛的飛行恐龍倖免於難,它們就是我們現在所知的鳥類。
但是如果歷史朝著另一方向發展呢?如果小行星錯過了地球,或者提早幾分鐘來到又會怎樣?在BBC近期播放的一部紀錄片《恐龍滅絶之日》(The Day the Dinosaurs Died)中,研究人員提出了這一假設的情形。得克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的地質學家肖恩·古立克(Sean Gulick)等科學家認為,假如小行星提早或者推遲一會兒來到地球,它就不會落到墨西哥尤卡坦半島(Yucatan Peninsula)的淺水地帶,而是撞進太平洋或大西洋的深處。這會吸收一部分能量,並限制含硫顆粒的擴散。而正是這些含硫顆粒在後面的數月或數年裏造成了令人窒息的大氣層。
如果是那樣的話,地球仍然會遭遇災難和物種滅絶,但是一些體型較大的恐龍有可能生存下來。這條不同的時間線成為了一個有趣的思維實驗。恐龍學家對此感到非常興奮。恐龍會延續至今?會出現新的品種嗎?恐龍會進化出像人類一樣的智慧嗎?哺乳類會繼續生活在恐龍的陰影中嗎?人類能否進化——正如2015年迪士尼動畫片《恐龍當家》(The Good Dinosaur)所描繪的那樣——並找到與恐龍共存的方式嗎?
恐龍的視力也勝過哺乳類動物,它們對顏色的觀察力更強,發現危險的能力更強。馬和牛的嘴很平,有助於啃食靠近地面的較硬的植被,所以鴨嘴龍和蜥腳類恐龍也可能進化出平嘴,鴨嘴龍的脖子也可能會變短,以輔助啃食腳邊的青草。
即使恐龍能延續到現代,它們也必須應對過去260萬年裏的多次冰河時代。但是據我們所知,白堊紀曾有恐龍在北極圈內生活。"或許在較寒冷的地方會見到從頭到腳覆蓋著厚實毛皮的恐龍
假如這個世界還有恐龍行走在陸地上,有翼龍飛翔在天空,有魚龍和滄龍在海洋中,那麼鳥類和哺乳類的命運將會如何?
如果恐龍沒有毀滅,人類可能必須建立保護區,奈什承認人類在公元前的100萬年裏可能都要這樣生存。但是他指出,我們的祖先曾與危險的大型動物共存過,並找到了生存的策略。"人們認為中生代一直都是生靈塗炭,在數秒鐘內人就可能會被動物撕個粉碎,但是在很長的時間裏,大型捕獵動物的分佈非常稀疏,如果你遠離它們,你就是相對安全的。"
考慮到一些哺乳類動物已經具有智慧,有感知力的恐龍是否也可能進化?
假設恐龍活到了數十萬年前,與人類共存,它們是否有可能存活至今?答案也許是肯定的。但是在人類的捕獵活動下,猛獁象和其他一些大型動物遭遇滅絶,同樣道理,隨著人口的增長和捕獵技術的進步,在人類遍布全球的過程中,恐龍也會不可避免的遭遇沉重打擊。"可能會出現更新世恐龍滅絶的事件
如今,在這條假設的時間線上,像鴨嘴龍這樣的大型食草恐龍,甚至像暴龍這樣的食肉恐龍都可能在受保護的荒野和國家公園生存下來,只要這些地方足以滿足其生存空間。那可能會是真正的荒野,基本上沒有人類的開發,比如澳大利亞和阿拉斯加的內地。可能一些小型的非鳥類恐龍能夠適應城市環境,像鴿子、老鼠、海鷗一樣與人類共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