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的開頭是這樣的,朋友向我發問工作的選擇,他說每天都很煩,要忙課業,打工,
社團,不過現實層面考量這些都是小事,因為今年即將畢業,面對找工作的茫然他說身旁的朋友幾乎都呈現迷茫狀態,對未來捉摸不定,這些生活上的困擾與現實兩頭燒讓他壓力逐日增長。
他問我我就究竟是如何國中就找到夢想工作呢?
其實沒什麼大不了,只是不討厭罷了,這位朋友不太相信,因為打從國中認識開始我就參加了這行的培訓班。
怎麼可能會討厭呢? 你可是從國中開始就想入這行了耶,我向她娓娓道來。
今年我給自己一年的時間脫離這個行業,原因很簡單,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自己的熱忱隨著身分的轉換在時間的洪流中慢慢迷失了自我,腦中出現許多負面的想法。
國中開始發覺自己對這行業有興趣,進而參加培訓班,直到今年我才明白踏入當年自己夢寐以求的行業,不過是興趣燒腦,那麼興趣可以當飯吃嗎? 以我實際走出來的答案是可以的,不過需要身分轉換的陣痛期,興趣這兩個字白話文大概是:「錢是什麼?我喜歡做這件事啊,錢只是浮雲」 而身份轉換顧名思義就是「讓興趣變職業」
這個陣痛期的時間不一定,像我就是三年才使身分轉換過來。
我認為陣痛期有兩種路徑
2.這個興趣瓦解了,看到都會感到厭惡。
我認為他們是歷經了無數次失敗和轉行,而你只看到他們成功的現在。
有這些問題的朋友我建議先不要想自己喜歡做什麼,而是優先想討厭做什麼,不過注意!那些討厭是你必須明確說得出具體的原因,這點做到了,選擇範圍絕對縮小到1/3,而這時就可以對照你的夢想藍圖,先從影響最大的開始思考,順利的話最後你只會篩選出1-2種行業,而在從這些行業以一樣的邏輯在挑出幾間最符合你藍圖的公司放膽去面試吧!!
有些朋友可能會說,啊我篩選出來還有多達5-10種行業怎麼辦,那可能是現階段對自己的未來規劃的不夠深遠,不過沒關係,你還是可以從這5-10種行業各挑選幾間公司逐一面試,或上網看看這些行業的差別。
不過注意!以我的經驗連同一個行業換個部門邏輯大概相同都夠你花大把時間絞盡腦汁學習了,更何況是換行業!切忌隔行如隔山。
我想這就是人生現階對最正確的答案吧
歷經今年的一年闖蕩別行的道路上,你現在問我依然對本行有著興趣嗎?我會回答:不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