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一邊看一邊心驚,回憶一幕幕的湧現,一邊幸慶自己能平安長大,沒有歪掉真的是好運。
黏黏流星錘
記得小時候,有一陣子很流行吉娃娃。獅子座又虛華的爸爸,有一天得意的抱了一隻回來,吉娃娃叫作Cherry。Cherry就像是擁有燥症的大型老鼠,一點點的剌激,就能讓他尖叫狂奔。記得有次屁孩的我就拿著黏黏流星錘在牠面前甩來甩去,有時候打到牠一下,然後黏黏流量錘就會彈回來。現在回想,怎麼這麼屁,但當時真的好玩到爆。接下來就是悲劇了,Cherry咬住了流量錘,我反射性的往後一拉。
斷了 ! Cherry把刺刺的球球吞進去,然後我傻眼的看著斷在手的上黏黏帶子。後來的一個星期我非常的主動帶著Cherry散步大便,希望能找到失落的剌剌球,但這顆剌剌球就這樣謎一樣的消失了。

甩炮
甩炮超好玩,尤其是90年代上課前小學生都要說「起立、立正、敬禮、坐下」。記得那時候在「起立」的時候就會把甩炮偷偷放在同學的椅子腳下,然後等到「坐下」的時候,就會「碰」的一聲,空氣中還有微微的硝煙味。我還記得,這一切都需要精心的佈局,要在下課的時候,六個同學先講好,等等上課的時候,要怎麼偷偷的放在前面童學的椅子下。「坐下」的那一該,「碰碰碰碰碰碰」連六響,當年覺得壯觀,如果是現在,發生在台北,可能家長就要來學校一趟了。
咻摧啊~
咻摧啊不知道是藤條的親戚、還是童年的模樣,不知道是不是竹掃把的鬚鬚。小時候住在花蓮,阿嬤是最親的親人,遺憾的是咻摧啊也是阿嬤的好朋友,小時這麼欠揍,咻摧啊的戲份自然是很重。阿嬤一出手,就是打小腿,又剌又痛,當時覺得超痛。現在想起來,比起水管(又突然浮現起在基隆當國小老師的前前女友,上課拿著水管的畫面了。)、熱融膠條,咻摧啊真的是打了會痛又不怎麼會受傷的好物,只是現在想還不太好買了,只有老街老店有賣。阿嬤涼涼油(均隆驅風油)
小時候在花蓮被咻摧啊還是老師的藤條打過,我都會拿出涼涼油塗手,現在想想滿不合理的,又熱又痛的手再塗這個應該是更痛吧。但當時有一種當下被療癒的感覺,HP至少補一半回來,尤其是花蓮又常有蚊子,很需要涼涼油防身,然後身上都是薄荷味這樣。
假裝豬肉乾的魚乾
就是這個不合理的紅色,是小時候超喜歡紅色的肉乾,但媽媽都不讓我吃。過了好幾年也才知道這是魚作的肉乾,到淡水的懷舊零食店,女兒看到鮮豔的紅色也飛奔的想要逼我買回家。答案當然也是「不可以」。
吸管麵茶粉
小時候到雜貨店必買零食,附上小吸管包裝的麵茶粉,可以直接乾吸,泡水吃也很好吃。記得第一次吃的時候吸的太快嗆到,這應該是滿多共同人的回憶。記得國小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帶一小包到學校分給同學吃,有兩個同學是第一次吃,看到吸管不知道該怎麼吃。然後脫口而出「用鼻孔呀!」結果他們就認真了!!!紮紮實實的嗆到,原本想要惡作劇,但罪惡感大爆發…現在回想起,歷經小時候這些可怕的事情的我們(尤其是我的同學),後來能好好長大真的是太了不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