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尺度的變遷,人類或將迎來小冰河期

行星尺度的變遷,人類或將迎來小冰河期

人類將迎來小冰河期,以人類現在的科技發展挺得過去嗎?
2019-08-20 由 科學閏土 發表于資訊

https://kknews.cc/zh-hk/news/lmeeg89.html
冰河時代是指地球氣候比正常時期更冷的時期,冰原覆蓋着兩極和高海拔地區。即使在冰河時代,氣候條件也會有冷有暖的變化,這就是所謂的冰期和間冰期。迄今為止,地球至少經歷了5個重要的冰河時代,最後一次第四紀冰期/第四紀冰期始於約258萬年前的第四紀,地球目前處於間冰期,上一次冰期大約在一萬年前結束,大陸冰原只剩下格陵蘭島和南極冰原以及巴芬島等較小冰川。

除了大冰期,有學者也將14世紀早期持續到19世紀中期氣溫下降歸為小冰河期,小冰期時氣溫比公元1000年至2000年的平均氣溫低1至2攝氏度。高山冰川在歐洲阿爾卑斯山脈、新西蘭、阿拉斯加和南安第斯山脈擴張,在瑞士和法國,高山冰川的推進摧毀了農田和村莊,寒冷的冬季和涼爽潮濕的夏季導致農作物歉收,導致了北歐和中歐大部分地區的饑荒。冰島周圍的海冰擴大,切斷了港口和進口食品的通道,冰島的人口減少了一半。在格陵蘭島的北歐殖民地陷入飢餓,並在15世紀初消失,1410年至1720年間,格陵蘭島幾乎完全被冰與世界其他地方隔絕。

小冰河期的成因尚不清楚,可能的原因是太陽活動減少、大氣環流變化和火山活動。在小冰期出現了兩個異常低的太陽黑子活動時期——史波勒極小期(1450-1540年)和蒙德極小期(1645-1715年),這兩個年份都與小冰河期歐洲部分地區最冷的年份相吻合。太陽輻射強度顯著降低,進入大氣層的熱量會減少,從而導致溫度降低。

最近幾年有幾項研究表明,在未來幾年,從2020年到2053年,由於太陽活動減少,地球將進入一個降溫階段,這將引發一系列事件,導致一個小型冰河時代。比如2015年一組天體物理學家聲稱,地球距離一個新的小冰河期只有15年,根據他們模型精確預測太陽活動周期的新研究結果,太陽活動預計在本世紀30年代將下降60%。雖然主流媒體中的一些人利用這項研究來煽動人們對大規模饑荒和人員傷亡的恐慌,但實際上,由於現代科技的發展,小冰河時代將是可以控制的,天氣會很冷,但不會像荷里活電影里演的那樣。畢竟二氧化碳導致的全球變暖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影響,太陽活動的降低為我們贏得了降低碳排放的時間,有科學家預測未來20年太陽活動減少只會導致氣溫下降0.1攝氏度。

即使幾百年前的小冰河期的嚴重程度也不像古代漫長的冰河期那麼嚴重,畢竟人類文明在小冰河期繁榮發展,許多文明派遣船隻探索、殖民和開發新的土地。從人類考古學的角度看,最後一個大冰河期正是人類舊石器時代和中石器時代早期,人類也沒有因此消亡。當冰期事件開始時,智人被限制在低緯度地區。在冰期事件接近尾聲時,智人遷移到了歐亞大陸和澳大利亞。冰河時期的氣候變化也在非洲開闢了橫跨撒哈拉沙漠的綠色走廊,它們的出現與智人從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遷徙相吻合,較低的海平面甚至使得人類可以遷徙到澳大利亞,在寒潮期間,白令海峽變成了草原,為人類進入美洲形成了一條可能的通道。

太陽即將進入休眠期,2030年地球或將全面進入小冰河期
首播日期 2020年5月5日



小冰期(英語:Little Ice Age)又稱小冰河期,是指一段在中世紀溫暖時期之後開始,全球氣溫出現下降的現象,時間約在自1550年至1770年這220年間,結束於19世紀初期。從長期來看,在中世紀溫暖期持續了400年後,出現了長達500年的寒冷化時期。
小冰期當中,有4個特別寒冷的時期,
1350年前後:沃夫極小期
1450年——1570年:史波勒極小期
1645年——1715年:蒙德極小期
1770年——1830年:道爾頓極小期。
小冰期帶來的影響,除了氣溫下降外,還使得植物生長季節變短,土壤降溫,使糧食作物產量變少,穀物價格上升,造成全球各地頻繁出現饑荒與瘟疫。因為死亡率上升,這使全球人口成長率在這段時間減緩。
小冰期時期也是暴亂、搶掠及死亡的高發期,很多文明的歷史古籍都記載了這段混亂的時期。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2020-11-29 7:31 發佈
miffy7875 wrote:
人類將迎來小冰河期,...(恕刪)


不用怕,只要有手槍與佛經就能度日
01白虎哥 wrote:
不用怕,只要有手槍與佛經就能度日

而且要搭配使用
不管是冷還是熱 氣候異常 引發的連鎖效應 影響都是很巨大的
楊定一:讓我們一起掌握意識的「轉捩點」
工商書房編輯 楊定一 2020.10.11


怎麼透過唯識、透過全部生命的觀念,讓你面對生活、面對生命,不會再讓自己陷入人間的漩渦。
你可能還記得,我過去時常提到——這個時代,從我的角度來看,是人類史光明的黃金時代(Golden Age of Enlightenment)。當然,你過去聽到這種表達,可能會以為我所談的是人類的演化已經完成,而接下來一切都會順利——社會愈來愈發達,文明也不斷地進步,而生活當然會更方便;人類就要進入一種更輝煌、更理想的階段。

然而,我所指的,其實是剛剛好相反。

我指的「光明的黃金時代」,倒不是從你、我(小你、小我)的角度所認為的好或進步,而是從整體意識的層面來看。

確實,隨著科技和科學的前進,社會的制度會愈來愈合理,讓更多人有權利參與,能夠選擇在各種平台上交流、取得資訊、交換意見,而朝向人們所認為的公平去發展。但是,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也就是因為有這些方便所帶來的成就,人心反而要承受各種幻滅的痛苦。

隨著種種訊息的揭露,確實愈來愈多人會有所覺醒。不過,這裡所談的覺醒並不是我在「全部生命系列」所談的醒覺,而是人們會意識到過去所知、所學的一切根本不正確,談不上中立,更別說公正。

舉例來說,即使一般認定很客觀、有憑有據的科學,只要你願意獨立而主動地去探索,就會發現所謂的科學其實含著很明顯的偏誤。各種議題,例如公共衛生領域和各種慢性疾病的研究、科學家對全球氣候的探討、綠色能源和傳統能源的辯論、或是全球化、自由化等等社會倡議和理念,你只要追查下去,就會發現這些討論已經被幾種觀點給主導了。

更別說你每一天從各種管道接收到的新聞,其實都帶著立場。看起來中立客觀的論述,你只要關注它的來龍去脈,也就會發現都有它自己的出發點、有各自的動機。

從這些觀察和探索,你會好像突然看清了事實,哪怕只是很短暫地看到了一眼。

既然現代資訊的流通是如此便利,你也很容易找到過去無數的資料,而自然發現就連一般人所談的歷史,最多也只是某一個角度的說法。所謂的史實非但談不上客觀,離正確可能更是遙遠。

這些觀點,我過去很少公開談,因為我知道會推翻許多朋友的價值觀,而引發相當多的情緒。而且,在物質層面挖掘真相,從我的角度來說並不值得投入。我過去最多把它當作另一個層面的錯覺。這方面的爭論,只會讓我們陷入這個人間更深,反彈得更激烈,而更是看不到終點。

但是,我認為這個趨勢是擋不住的。針對每一個領域的知識和學問,從社會學、醫學、科學、環保、心理學⋯⋯人對真相的渴望自然會展開,而每一個人也自然會得到自己的結論。只是這個親自得到的結論,很可能和現在一般所講的完全顛倒。

不只如此,未來的危機,尤其天災,很可能跟你我現在所以為的完全不一樣。氣候方面的爭議就是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國外,這個主題早就是一般人隨時都在談的話題,很容易轉成相當激烈的辯論,也已經成為聯合國會議的議題。

有些朋友當然也會想問我的看法。通常,我不會多說,只是用手比一比天空。他們摸不著頭緒,自然會想再追問。我就告訴他們,其實我指的是太陽。太陽本身有它的週期。這個週期可能是十幾年、上百、上千甚至上萬年。太陽週期帶來的變動跟人類的活動沒有關係,並不是人類的作為可以左右的。

現在回頭想,早在 2005 年,那時,我剛回台灣沒多久,一位相當有地位的科學家也問我對於氣候變化的看法。我很坦白告訴他,要了解全球的氣候,首先要了解太陽的運作和週期;而且只要研究下去,就會發現歷史上重大的發生、社會的變遷、各種災難都和太陽週期有直接的關係。太陽對人類和地球的影響,可以說是比任何因素都更直接。

從我的角度,這種觀點是常識。但我也非常驚訝,到了這個時代,探究氣候趨勢所採用的模型,竟然主要考慮的是人類的活動,而寧可放過更大的影響,例如太陽和其他行星與地球的關係。

你看,就連談氣候,我也還是著重於整體。就像你如果要了解一個人的健康,不能只看入侵人體的病原,而還要像中醫把脈一般去掌握人的體質。從人體和外界雙方的互動著眼,我們才可能全面理解健康和疾病的變化。

有了這種整體的觀念,你只要願意再進一步探討,光是回顧過去的文獻紀錄就自然會發現:合理的推論,可能跟媒體大篇幅所談的主流觀點是完全相反。只要有能力把這些重大的影響因素考量進去,你甚至會推翻目前大家認為是正確的結果。

關於這個議題,我最多也就說到這裡。至於結論,其實是每個關心這個主題的人要自己去探討的。


我想表達的是,如果有憑有據的具體科學都有這種情況,那麼在更加各自主張的公衛、行政、經濟、社會⋯⋯領域,你可以想像所謂的主流其實完全沒有代表性。畢竟,很多大家認為理所當然的前提,本身也僅僅只是假設,是帶著個人主觀的臆測,倒不一定足夠周全。

但是,知道這些,對你到底有什麼用?

我還是要坦白講,其實什麼用都沒有。最多是透過這些探討,你明白人類已經進入一個極端的狀態,也就是古人稱的末法時代。這是一個處處都有對立、摩擦和反省的階段。沒有經過這些對立、摩擦和反省,也沒有真相、啟示或啟發可談。

一個人得到了種種的啟發,甚至明白這一生所知道、所學到的都是顛倒,才會想找另外一種解答。他會明白,這個人間是徹徹底底靠不住。依賴各種既有的知識和制度,到頭來只會讓自己充滿了失望,止不住的灰心。

對世界失望,對自己和周邊灰心,對什麼都不抱希望,也不感興趣——這種心情,任何受過創傷的人都能夠理解。人類眼前所面對的,可以說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演化的交會點。身心各層面的創傷也會是最普遍的現象。在這樣的時點,你、我、每一個人要用怎樣的態度來看、來克服、來度過?

這個時候,意識轉變的機會就來了。

其實,「全部生命系列」的作品一直在等著你,等著每一個需要它的人。對於已經接觸到「全部生命」觀念的朋 友,如果你一路跟著讀到這裡,也認真投入練習,我相信你自然會想進入下一個階段。下一個階段,也就是一個執行的階段,而不再只是停留在理論基礎的建立或說服。

這個階段最多也只是——怎麼透過唯識、透過全部生命的觀念,讓你面對生活、面對生命,不會再讓自己陷入人間的漩渦。

當然,這樣的你,也可以說是最成熟的一群,準備好面對意識的轉變。

最後,我會用「轉捩點」這三個字,其實也想表達以下的觀念:或許你過去也注意過,在一個封閉的系統裡,例如人間,如果某一個資訊的量突然達到一個關鍵值,它會瞬間擴張開來,影響到整體。

舉例來說,本來所有人都認定地球是平的,但就好像一夕之間,所有人都可以接受地球是圓的。接下來,還可以進一步發現地球其實是繞著太陽轉,倒不是宇宙的中心。

本來對大多數人很虛無飄渺的觀念,轉眼間成為新的常態、新的典範。大家突然知道真相,或說集體的意識瞬間能接受真相——這種大規模的、突發的變化,我們也可以稱為是典範的變遷或典範的徹底轉移。

在人類各種學問和領域,未來短短幾年內,典範轉移的現象會是數也數不完的。這些轉變不只在物質的框架,也包括心靈更深的層面。在彈指之間,它成了新的常態。這一點,你可以不用質疑。

只是,這樣的轉移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它表面上不見得是讓人安心的。物質層面的轉變,會讓人類的環境和社會動盪到一個地步,讓人覺得樣樣都靠不住、沒有安全感。 然而,正是這劇烈的動盪,會讓人類徹底翻轉過來,投入意識的層面。是這樣,我才會一再地提到,這是人類光明的黃金盛世。

(本文摘自楊定一著《轉捩點》,天下生活提供)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2024年,太陽黑子大爆發,地球“小冰河期”可能即將到來!
首播日期:2020年12月16日


2024年,太陽黑子大爆發,地球“小冰河期”可能即將到來!太陽黑子的再次出現,預示著新的太陽活動週期即將重新開始,或許小冰期不會如期而至,但航天預報中心已經預測出,2024年太陽黑子活動將出現週期峰值,並於2031年降至最低點。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01白虎哥 wrote:
不用怕,只要有手槍與(恕刪)

為什麼要有手槍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