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的地理問題 ,因為時間因素限制,沒有時間慢慢講嗎?

他們的教材比我當年念書要專業很多。

國中生的地理問題:

國中生的地理問題 ,因為時間因素限制,沒有時間慢慢講嗎?



請問第七題?
什麼是B不是A

A. 那不是因為黃河侵蝕力強把黃沙帶走 才有一堆沙在裡面嗎?
B. 水流侵蝕地面 把地面的沙塵土帶走 使變地面變成凹凸或者河道那樣?


= = = = = = = = = =

回答內容如下:


我們從英文來看:

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zht/%E8%A9%9E%E5%85%B8/%E8%8B%B1%E8%AA%9E-%E6%BC%A2%E8%AA%9E-%E7%B9%81%E9%AB%94/erosion?q=+erosion
erosion

erosion


the fact of soil, stone, etc. being gradually damaged and removed by the waves, rain, or wind
侵蝕;腐蝕;磨損

( 字典上是把因跟果混在一起講的。 這造成你的困擾。 )

= = = = = = = = = =

我們來看這段中文解釋 :

侵蝕作用能夠劈開堅硬的岩石,形成大量的泥沙。 請注意: 侵蝕作用能夠劈開堅硬的岩石,形成大量的泥沙 // 定義只寫到這裡,就停住了。

搬運的定義: 湍急的河水又將這些泥沙帶入下游,這就是「河流的搬運」。 // 搬運的定義。

侵蝕 -> 因。

搬運 -> 果。

文章來源: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ature/9526en8.html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2020-10-22 7:30 發佈
有差嗎

面試還不是看人資爽度
黃河夾帶泥沙主要是因為有一河段是砂土

這些名詞有其地理意涵,不見得和本意一樣

侵蝕「是指地球的表面不斷受到風、水的磨損

換言之,原本有一樣「完整」的東西,經過「侵蝕作用」而「磨損」

但砂土不需要侵蝕,水沖過就可帶走,也沒有「磨損」岩石之類的。所以是搬運作用
看課本是怎麼定義的........

河流作用分為三類:

(一)侵蝕作用:河流上游地區
(1)下蝕:加深作用
(2)側蝕:加寬作用
(3)頭蝕:加長作用

(二)搬運作用:河川在不斷的侵蝕過程中,也同時進行著搬運作用。

(三)堆積作用:中、下游地區
1.河流流速減慢:山地--平原
2.河流流量減少:塔里木河--塔克拉瑪干沙漠
3.搬運物質增加:黃河--黃土高原


搬運物質增加:河水流經軟弱岩層地帶,因岩性抗蝕力較弱,致使大量岩屑流入河道,河流一旦無力搬運,即產生堆積。如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後,搬運大量的黃土,至河南省的鄭縣以下即開始大量堆積。
DandelionJack wrote:
他們的教材比我當年念(恕刪)


謝謝上面各位仁兄的回答。
非常感謝。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DandelionJack wrote:
他們的教材比我當年念(恕刪)

題目出得不好,
因果不能混為一談........
cckm wrote:


很可能他們的教材就沒寫清楚。
這種情況,我遇到好幾次。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DandelionJack wrote:
(恕刪)



上次看新聞說歷史課本要去中
地理不去中嗎?
會不會這種考卷(的題目)
以後出題都不會出了
貓貓籠九 wrote:
上次看新聞說歷史課本(恕刪)


新課綱才剛出來,後面的教材陸續才會出版,
要等到出版看到課本,才知道裡面寫什麼?
還有段時間可以等等看。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河水侵蝕後的土砂如果沒有搬運作用就會沉積,所以河水夾帶的泥砂量高是搬運作用造成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