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地處大漠戈壁,特殊的自然環境,使歷代繪飾於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處500余窟的圖案保存完好,這在現存佛教石窟中是獨一無二的。這些圖案不僅紋樣豐富,色彩絢麗,而且承繼關系明確,發展脈絡清晰。從這個意義上講,敦煌石窟不僅是一座歷代畫庫,還是當今世界上保存最豐富的一部裝飾藝術的圖典。“圖案”一詞,是20世紀初由國人學子從日本引入的,傳統上稱為“藻飾”、“紋樣”。在美學上泛指為美化物體施行的裝飾,它包括紋樣、符號、色彩以及器物造型等。圖案不同於繪畫,它的藝術形象是經過抽象、異化了的,並且大多在幾何圖形的基礎上進行了規範。……依照圖案在石窟中的裝飾部位及性質,可分為建築、服飾、佛具器物、一般裝飾四大類。其中建築圖案主要介紹石窟內的人字坡、平棊、藻井,佛具圖案主要介紹佛龕楣飾、華蓋、佛座、背光,以及繪在建築、壁畫間的帶狀邊飾。敦煌地區文化的多樣性,極大地豐富了紋樣的題材、內容和繪制技法。紋樣可分為花草、禽獸、雲氣、火焰、幾何、金釭等種類,每一種類都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記錄下圖案的演化過程。紋樣構成形式,有單獨紋樣、適合紋樣、角隅紋樣、帶狀紋樣、二方連續和四方紋樣等,可以說敦煌石窟圖案囊括了通常所見裝飾中的所有形式。
平綦:奇花異獸編織的方井
平棊是古代宮殿內頂部的裝飾,俗稱“天花板”、“承塵”。其單元結構是四條木板結成一個方井形,有如棋格。方井之內再交錯套叠方井,方井中央主要飾一蓮荷圖案,即古籍中所說“交木為井,反植荷蕖”。若幹方井相連裝飾於屋頂,即為平棊,或稱“鬥四方井套叠平棊”、“抹角叠砌平棊”。
蓮花飛天化生童子紋平棊
北魏—西魏 莫高窟431窟 中心柱北
方井中心為蓮花,邊飾紋樣以忍冬紋、幾何紋、雲氣紋組成。外層四角繪飛天和化生童子,飛天形象清秀,化生形象各不相同。內層四角繪網紋,代替通常的摩尼寶火焰紋。紋樣分布,在嚴守法則中又顯出幾分隨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