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猶豫要不要在這個平台發言~)
我是一名大學老師,與長榮航空(集團)一點關係都沒有,有關係的是我有一些好朋友在長榮集團服務 (包括海運及物流),也有一些學生就在長榮航空服務,其中就有幾位是空服員~! 我支持她們的罷工,但同樣地,我也對她們感到不捨。
兩三年前有一部電影-Hidden Figures (中文片名:關鍵少數),講的是三位美國黑人女性在NASA工作的同時並為自己權益奮鬥的真實故事,(如果罷工現場可以放映蚊子電影院,我非常推薦這部! )片中部份白人主管不只一次對這些有色人種的女性員工說: "妳今天可以在這裡工作,應該感恩了!" 或是 "妳如果做不來,我們馬上就可以找到其他人來替代妳做!" 聽起來很熟悉吧! 現在媒體新聞、名嘴、長榮高層都是用這樣的口吻來告訴我們這些第一線的女性空服員類似的句子! 對吧!? 可是這部影片講的是40年前的故事,當時黑人在美國社會的地位仍然很低,白人優越感貶低黑人的有色身分及工作,黑人女性所受的待遇更是低! 連上廁所都要到"有色人"的廁所! 可以想見白人多麼地鄙視黑人 (尿的顏色不都一樣嗎?)! 可是今天是2019年,我們國際上知名的航空公司仍然用這樣的態度來貶低女性空服員的工作,認為這些辛苦經過訓練的空服員隨時可以被替代,並且應該要學習感恩公司願意施捨一份像樣的工作給她們? 這我不能苟同!
其實,我是個性低調的人,我也在學生面前不只一次說,如果要爭取自己的權益,大家應該從體制內去爭取,有時候抗爭是不一定有結果的! 前面提的那部電影,這三位黑人女性確實是從體制內去不斷地爭取,衝撞,才有最後被認可的結果,可是過程非常的艱辛! (當然,在那個年代,黑人循體制外衝撞的也不在少數。) 可是如果體制內的爭取行不通時,就應該要走另外的途徑來爭取! 罷工,我想就是這些空服員現在可以走的途徑! 她們沒有走過體制內的過程嗎? 我想是絕對有的! 但可惜遇不到願意支持她們的高層,遇不到願意開放接納不同意見的高層,遇不到能真心體會惡劣工作環境,並願意改善的高層;遇到的總是緊咬不是最重要,但不可否認也是關鍵的議題 (例如禁搭便車) 的高層、遇到的總是認為空服員應該感恩、惜福、認清工作環境的高層~!
航空業的工作,不可否認有其迷人之處,也有他辛苦的地方~ 我也一直利用機會找朋友或是學生來為現在的學生介紹這份工作的內容,但往往很多人還是看到美麗的一面而忽視工作背後的哀愁! 有位名人講過: "選擇你所愛,愛妳所選擇",我相信很多新進航空公司的員工一開始秉持的就是"選擇你所愛"而進入航空界工作 (航空公司的工作確實是不少年輕學子的最愛),其中一部份的人無法繼續"愛妳所選擇"的時候,自然就自己選擇離開了(網路上也有許多離職賠錢等等的故事),而願意繼續待著的,當然是願意繼續"愛著當初的選擇",而在這份堅持之下,希望讓自己所愛的工作更好,有何不對嗎? 結果硬要說 "不爽別做"! 長榮高層也說: 要先了解這份行業的特性、甘苦,願意進來的才進來 (原文不記得了)。他說的不完全錯 (但不是對),他若說給新進的人聽,說給打算應徵的人聽,那是對的,那是應該的! 但是對於他現在已經的員工,講這種酸語,就完全不對了! 他應該要想的是怎樣改善這個工作環境的負面特性,一方面同時改善既有員工的工作環境,另一方面則可以吸引更優秀的人才願意進入這家公司,而不是恫嚇在先,進來了就應該活該的態度! 我想我畢竟還是老師,想法太天真了!
再回到那部電影,我不知道是不是有刻意美化,但片中的黑人女性表現出來的特質確實是溫柔有禮,堅持自己的專業不被打壓、堅持自己的理想! 罷工到現在,似乎還沒有一個具體、清楚的盡頭,但我希望這些空服員們,其中有我的學生們繼續堅持下去,為自己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沒有什麼錯,然後更熱愛這份工作! 這時候大家更要團結,一起面對滿臉橫肉、全身肌肉的高層! 當然,也希望在現場的所有空服朋友身體平安~!
毛毛1104 wrote:
(一直很猶豫要不要...(恕刪)
說實在的,空服員工會與長榮高層之間的溝通過程,我們局外人不是很清楚,頂多只能從媒體得知,但是媒體有沒有選擇性報導呢?我們也不知道,況且可能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檯面下的運作,
罷工就是為了爭取與高層協商談判,談判的過程中當然雙方會互有進退,不過看到下面那則新聞,空服員工會似乎已有讓步了,希望事件能圓滿落幕啦。
個人是支持罷工的,員工如果認為自己受到不平的待遇,透過工會來跟公司的經營階層談判本來就無可厚非,
歐洲先進國家也是三不五時就看到什麼鐵路罷工啦,什麼巴士司機罷工啦,航空也是運輸的一環,
沒道理人家歐洲的運輸業員工可以罷工,台灣的員工就不行吧,很多人不是都說要跟那些先進國家看齊嗎?

傳送門
空服員工會這四項都不爭了 長榮如是說
2019-06-27 10:39聯合報 記者曹悅華╱即時報導
長榮空服員罷工第八天,歷經昨馬拉松式討論,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今宣布禁搭便車、勞工董事、日支費「全都不爭了」,但希望改善疲勞航班的航線能做出調整。工會釋出善意後,長榮航空表示,待正式收到調整後的方案會進行研議,看是否重啟談判。
工會經過昨三個梯次討論會議,彙整會員意見,在先前三大癥結點上都做了妥協。原希望增加勞工董事,現希望公司提出每月勞資會議,每季董總會議,每半年檢討班表及服務流程,提供勞工相關必要資訊,例如年度招募計畫。
另不再堅持調整日支費,同意公司飛安服勤獎金方向,但是計算單位及數額待議。另也同意不以薪酬為禁搭便車差別待遇,以其他促進工會團結方案代替。
至於疲勞航班,工會不再繼續堅持改善九條航班,調整後新訴求為東京、北京航線增加過夜月分,並全面檢討現行包月方案,提出完善配套措施,希望盡早與長榮航空公司開啟協商,解決此次爭議。
對此,長榮航空發言人陳耀銘說,工會有提到已把正式方案交予勞動部、交通部,不過因為還沒有收到勞動部轉交過來的方案,會等正式收到與內部同仁研議,再看是否重啟談判。因為尚未看到實際方案,所以日後是否重啟談判、協商的時間會再向外界報告。
差點忘了把我表哥的太座(南佛嫂)的照片附上來。

附圖

剛好我工作資歷裡面有十幾年跟股東會董事會、經營階層、公司經營權等等有關
我直覺認為當時華航罷工,所謂"坊間"自行腦補關於派系鬥爭劇情,應該有所本。
大家可以慢慢看,不用多久,幕後藏鏡人(的意圖)一定會流傳開來......
2.跟上面1.衍伸而出的觀點:企業經營,應該民主?還是應該專制獨裁?
這幾天大家都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啥公司獨裁啊.....不民主啊....巴拉巴拉
我個人以為,公司若倒閉、虧損,員工失去的是一份工作或一些獎金,再轉職可也
老闆、公司派、大股東,要賠上身家、背負負債、股票變壁紙、家產清算....等等
我個人就任職過公司從興櫃90元的公司最後走到虧損..清算..,還好我在公司虧損的3年前就轉職了
也待過光電新秀從工研院出來創業的團隊,因為缺乏二輪三輪的增資,引進某上市集團,立馬整家公司被減資再增資後,佔大股的這家上市集團,直接撤換掉原本的總經理、經營團隊,直接拿走這家新創公司。
反問各位看官
鴻海大家都不會給它"民主"的評價
那台積電呢?耶,好像不錯,好多人給它好高的評價,學生也都好想進去台積電....
那台積電想必不獨裁,非常民主囉?
哈哈哈
我不給答案
請自己去打聽了解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