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止台北市,應該說是台灣各地的市容何時能超越日本?如果你我願意做到底下幾點,就有機會看到日本的車尾燈,把自家的鐵窗、頂樓和防火巷的加蓋違建拆除、把自家擺放在室外(包含陽臺、樓梯間)的物品收到自己家裏、拆掉現有醜到爆的招牌,重做有尺寸限制、有商家特色和設計感的招牌、支持軌道運輸減少汽機車的使用、4線道以上道路設置人行道(人行道寛度依行人量而定,扣掉樹穴、變電箱等設施後最窄處至少要有4米寬)、政府,提升公共建設的設計和施工品質...
Ben2019 wrote:台北市市容何時能超越日本?...(恕刪)...大阪...(恕刪)... 這 ... 我其實不太願意每次都要貼上 ...我不是故意去拍的 ...這樣的 大阪市容 我強調要說的是 ...各自有各的"自私心"第一張圖,哪裡的鐵皮屋屋頂,哪種法律,其實都一樣 第二張圖,哪裡的高架鐵道,哪裡的影響,其實都一樣
Ben2019 wrote:台北市公寓(都是鐵窗...(恕刪) 首先你要知道日本跟台灣的建造法是不同的日本是採用外廊式設計台灣是採用內廊式設計基本上外廊式設計就不考慮小偷問題了自然不需像台灣一樣包緊緊那些鐵圍欄只是為了安全著想如果你能處理小偷問題誰要裝鐵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