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緣與行乞
回家的路上常會看到有僧人帶著斗笠一手托砵一掌五指併攏置於胸前。突然,行乞畫面油然生起,這兩者有什麼樣的異同?
1.兩者對於社會的勞動生產似乎...低落!
2.兩者對人似乎有類似的心靈補償作用,分別用供俸與施捨滿足了給予者的精神層次的需求。
3.兩者要資源的體位不同,前者通常以立姿,後者常以躺、坐或跪姿行乞。
4.兩這要資源的面容相異,前者慈眉善目,後者哀傷可憐。
5.兩者服飾配件不同,前者衣著樸素整齊配戴宗教配件,後者服飾凌亂不整配件因人而異。
6.兩者回謝迥異,前者伴儀式答謝回禮,後者時以磕頭謝恩。
7.性別比例,兩者均男性多於女性,後者似乎嚴重失衡!文獻資料顯示相較於男性,女性有其他方式相對容易的獲取資源。
8.歐亞上的文化差異,前者在歐洲甚少,即罕見身穿宗教服飾於街上尋求他人資源,後者,相對普遍且男、女、老、少比例不同於亞洲。
9.歐亞在金融科技上落差,承第八點,後者在歐洲可以行動支付,亞洲通常貨幣為主。
10.承第8點,媒體報導:中東某國家,行乞者的收入甚至高於台灣中產階級年收 。當然!台灣也有「海鮮」高級座駕,浮遊紫海)TAIWAN No.1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