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相機」一詞,大概在台灣出現於民國七十年代後期。
當時,相機的自動機械與光學裝置,發展到了極致,自動捲片、退片,自動對焦,自動測光,自動閃光...輕巧便攜的相機,在機械基礎上,幾乎沒甚麼再能進化的空間。直到數位時代來臨之前,「傻瓜相機」即是輕巧相機的代名詞。
當年的傻瓜相機,價錢便宜的,僅需三千多台幣。當年台灣大學畢業生的月收入已有兩萬多(與今日相差無幾),三千多的相機是個家家戶戶負擔得起的消費品。同一時期的大陸,傻瓜相機仍屬稀有品,個體戶拿著傻瓜相機即可做起生意,為遊客拍照。即便如此,花錢拍照的遊客仍捨不得拍獨照,要拍,還得拉著全家一起拍。如此,傻瓜相機在台灣已經普及,在大陸卻曾是某種身分象徵。您由此可以感受到物換星移的時代遞嬗。
閒話休提。這麼一個發展到了極致的「傻瓜相機」,在席捲全球照相機消費市場十多年之後,於1994年首先讓人聞到世代交替的味道。其濫觴就是卡西歐的「QV-10」數位相機。
關於卡西歐「QV-10」的發展歷程,在敝人拙作《一邊當夥計,一邊當老闆》曾經提及。若非當年卡西歐工程師們的孜孜矻矻,數位相機的發展尚不知有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群雄並立多少年。卡西歐的「QV-10」問世,一舉將高不可攀的數位相機送到尋常百姓家,從此,傻瓜相機有了嶄新的定義:除了能拍照、能對焦等相機應具備的功能之外,還能儲存,能顯像、能傳輸。您光是想想這些功能在近廿年中給了人類社會多大的變革,則卡西歐對於數位影像的貢獻,再怎麼高估都不為過。
但這麼一個數位相機領域的開路先鋒,於數天前傳來「退出數位相機市場」的消息。原來,輕巧型數位相機,自問世初期的轟然雷動,到後來的快速成長,鼎盛時期,卡西歐單靠著數位相機就有著一年1400億日圓銷售額的亮眼成績,這個太平盛世一直維持到2000年後期。2000年後期開始,智慧型手機問世,不斷侵蝕著輕巧型數位相機的市場佔有率,對於只有數位相機,沒有單眼相機系列的卡西歐而言,幾乎只有見著客群流失,回天乏力。這段期間,卡西歐並非只靠著吃老本度日。當各家大廠紛紛進入數位相機領域,分食市場之際,卡西歐率先將機身縮小成平扁造型,因此有了EXILIM系列相機,這為卡西歐的數位相機再造顛峰;其後,如電力持久的機種、首度突破千萬畫素的機種,卡西歐以行動證明其寶刀未老,既是數位相機領域的開創者,也是數位相機領域的革命者。
2000年後期以來,出現了智慧手機,各家廠商在輕巧相機領域上再無利可圖,撤的撤、縮的縮,卡西歐本來也不可避免,但使其堅守市場至今的原因,來自2011年上市的「EXILIM EX-TR100」。
卡西歐這款產品的概念,是將液晶顯示器、鏡頭都做獨立翻轉,且上傳方便,迎合一些時常需要在網上張貼照片的網民。當初的目標,是鎖定網路使用大國美國。但這個新機種在美國發售當初,市場反應冷淡,卡西歐見勢不可為,只有決定收掉這機種的生產線。
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一名香港網紅模特兒用EXILIM EX-TR100的翻轉鏡頭自拍,得到不錯的效果,照片公開在自己的頁面之後,EXILIM EX-TR100有了「自拍神器」的渾名,銷售也如著了火般,在華人圈迅速擴散,這讓數位相機一片哀鴻遍野中,卡西歐卻靠著這款本該收掉的EXILIM EX-TR100,業績一枝獨秀,享有了夕陽無限好的銷售光景。
有了華人市場的延壽,卡西歐才到今年做出了「從數位相機市場撤退」的遲來決定。卡西歐沒有生產感光元件,也沒有生產光學元件,可以說,關鍵零件全不掌握在卡西歐的手裡。在風起雲湧的數位相機市場中,卡西歐的數位相機注定要迎來曲終人散的一日。這是遲早的問題,但直至今日才見其鳴金收兵,說起來也是力戰而降,不負其數位相機領域開路先鋒的令名了。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