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分享]一台賣到缺貨的車

相信各位大大都看過我之前貼的車車桌布~!台灣雙龍汽車~!
他是柴油引擎的車子~!通過歐洲四期環保~!最近在異車訊看到他的報導~!
報導說他賣到缺貨~!


就是這台車~!

為了這台車我收集了一些資料跟各位分享一下~!
他的引擎是跟賓士合作的270XDI引擎~!


就是這顆~!看起來很漂亮~!
他官方網站是這樣介紹的:
由 M.Benz 前引擎開發首席設計師加入,除了由 M.Benz 得到引擎開發程序與驗證技術等 know-how 的技術移轉之外,更投入兩年多的時間,製作 200 多台的原型引擎,經過數千小時的引擎內部實驗與數百萬公里的實車試驗等,在通過 M.Benz 嚴格無比的 Engine Development Process 之後,於 2003 年 8 月完成量產檢驗證明,打造出這一顆「 Mercedes Benz Tech 」第三代直接噴射柴油引擎。

聽說賓士同引擎的車款也進台灣了~!可是價格比雙龍的車貴很多~!內裝好像也不是很好~!
我有去試開兩支同引擎的車~!感覺起來舒適度上雙龍的這支REXTON是比較舒服的~!
他們最近好像有再推特別式樣車~!再跟大家分享一下桌布~!


這隻是他們的KORANDO去改一些配件~!
KORANDO特式車網站
我去看了一些相關的網站~!如八大資訊~!他們裡面有雙龍汽車的專區~!
一些車友對這台車的評價也都很好~!
我是覺得如果以省油跟舒適來衡量~!我要買這台車~!
所以我決定來去買一隻~!
畢竟也給人家到處去試開好幾次了~!


這支酷龍 真的還不錯看喔~!


這個是韓國人的雪地改裝版~!
2004-10-29 16:49 發佈
給大大一個良心的建議~
以本人從事汽車工作的經驗!!

進口車並不是不好..只是~
必須有相當的財力作為後盾!
畢竟維修及零件費用單價過高
切身之痛!!
個人蠻不喜歡"寒"國貨
不過, 也不得不承認寒國車的市場佔有率的大幅提升.

印象中它的引勤是沿用MB舊型淘汰的; 是從這款開始才用新開發的嗎....
想請教一下,
一般車廠如果沒有一定的實力, benz 會輕易技術移轉讓別人知道他們的 know how 嗎? 那不是輕易的把自己的實力賣給別人? 還是只是買引擎? 不然台塑汽車也應該找過 benz 吧..

只是一般的想法, 或許我是錯的吧..
剛剛了 查一下, 之前大都沿用上一代的MB引勤, 底盤, 還有相似的外型.

Know how TO MAKE MONEY ?!

台朔的王董要求甚高, 不願意單單技術合作, 要求自主的完全技術.
雙龍好像是從買MB用過的技術開始, 後來才變成合作生產.

PS. 沒啥印象當初看過的一些報導. 有錯請見諒.
""王永慶自傳陳述他有四個大夢.第1.六經~第2.發電廠~第3.對老人的照顧~第4..電動車~..其中的第4..就是王永慶現皆段仍未達到的夢想.台朔汽車也是為了這個目標而成立..根據那些大頭的講法..早在數年前.王永慶有意成立汽車廠時.HONDA.SUBARU.NISSAN.PSA集團.FIAT.GM等幾家知名大廠.都來找過王永慶談過合作.可是王永慶要技術上的轉移.他不甘願做代工.因此都談不攏..最後只有當時缺錢缺的很大的韓國大宇達成合作計劃.願意在技術上車對車的轉移.大家也許無法想像..目前在台灣的所有車種.就只有台朔的這二台車.台朔1號與台朔2號...是台灣人能夠佰分之佰.不用經過原母廠.即可自行加裝所有配件.自行更動原車設計的車..但其實這些都不是王永慶最後的目地..他真正最後的目地.是透過台朔汽車.研發電動車輛的元件製造.燃料電池或是氫動力電池的製造.與專用馬達.專用控制系統的組成.而這些也正是目前國際各大汽車集團在做的事.我想如果台塑這方面的技術能早其它車廠1~2年的進步.配合上對大陸市場的積極度..台灣自己的汽車工業.也是能走出一片天的.不用再仰仗著別人的鼻息.看著人家的臉色了.尤記三年多前.王永慶數次出入大陸.出萬言書.疾呼二案要快三通.要快商業合作..當時被一群政客追著打.連賣國賊.共黨同路人等難堪語言都出口.而今.這些政客卻爭相喊著要三通.要合作..誰有先見之明.誰能洞察先機.不言可喻.說實在也是苦了王永慶.快90歲的身軀.仍然背負著很多的期待.2年多前在運動會上看過他..真是老了..希望他身體能多撐個幾年.多幫台灣的經濟頂個幾年..讓我們未來的能路好走點..... ""
auto-online forum.

wazup wrote:
Know how TO MAKE MONEY ?!

蛋包飯說的know how是指知識 (i.e. M.Benz 如何生產引擎,車架..etc)
wazup wrote:
...台塑不願意單單技術合作, 要求自主的完全技術

不願意單單技術合作
這樣說不通啦
其他大廠為甚麼要把技術讓給台塑?
要完全自主的技術,就要自己研發
看一看Malaysia 的 Proton, 早年跟Mitsubishi 合作,
新Waja (2001) 是第一部 Proton 自家設計的國產車 (還是用Mitsubishi 的引擎)
近年自己開發出 CamPro 引擎,
新的Gen. II (2003)就是第一款 "全國產" 喔!!
wazup wrote:
不過, 也不得不承認寒國車的市場佔有率的大幅提升.

韓國車..價錢是一個因素
而且質量近年也提升了不少
價錢低,質量好 = 物有所值
http://money.cnn.com/2004/10/04/pf/autos/hyundai/
不喜歡韓國車不等於這車毫無價值; unlimited warranty plus cheap pirce = entry level buyers' choice.

""benz 會輕易技術移轉讓別人知道他們的 know how "" ?
商言商, 沒賺頭何必合作; 所以MB knows how to make money.
前提是雙龍經過幾年的四驅車自製的洗禮達到一定水準.

合作失敗細節全因王董不願意像當年Honda對南陽一樣控制台灣市場靠著手中關鍵技術.


""其他大廠為甚麼要把技術讓給台塑? ""
這點暫時無法考證, 但據我所知曾有法國車廠要跟台朔合作但最終不了了之.

您所謂的大廠是指??

價錢低,質量好 = 物有所值--> 這是針對[全部]想買車的人嗎?
北美市場就算了反正便宜, 等它變成進口車時, 個人寧可買HONDA.


"" 要完全自主的技術,就要自己研發
看一看Malaysia 的 Proton, 早年跟Mitsubishi 合作,
新Waja (2001) 是第一部 Proton 自家設計的國產車 (還是用Mitsubishi 的引擎)
近年自己開發出 CamPro 引擎, ""

照您的說法裕隆當年從飛羚一號開始大可變獨立研發場?
裕隆到現在還得靠日本來轉移技術, 小改外型跟豪內裝你您所謂的研發嗎?
台灣的第一顆自製引勤跌得有多慘. 還有, 市場小研發的時間跟經費足以拖垮車廠.
除了王董有這燒錢本領, 誰會願意去做完全的汽車自主研發.



zZ.. wrote:
進口車並不是不好..只是~
必須有相當的財力作為後盾!
畢竟維修及零件費用單價過高
切身之痛!!


這個問題吉米說過很多次了

只要你不回「原廠」,就算你開德國車,維修費用、零件也遠比頭又大原廠報給你的便宜,一切只是你願不願意多找門路、多認識朋友、多費點心思而已(補充一下,一樣使用原廠正廠零件)

若伙伴公務繁忙,怕喪失賺錢的大好機會,當然有那種一通電話,就有人到府收車,修好在送回來的啊~這個SERVICE費用,就要算在裡面了,你願意跟人家收多少銀兩來做這件事情,那你就應該付多少銀兩給幫你做這件事情的人

吉米現在的維修保養費用,遠遠比我當初開頭又大車子時代的費用還低上一半以上...

說出來伙伴可能不相信,吉米的朋友開嘉年華,每次進廠保養或是維修,沒有兩萬元是領不出來的...

我們都笑稱他是享受百萬等級的國產車...

因為許多原廠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能換的就換,能修的也換,不能修的當然換...

因為好的技師都外流,他們也不願意花大錢請大師,所以就是這樣搞,反正客戶就喜歡在招待室吹冷氣喝汽水,被換了什麼你也不知道...

吉米就有朋友回原廠去換個「電瓶」,結果天才技師居然不知怎麼搞的把酸液滴入了車室內,溶壞了內裝,最後還打死不承認,最後透過這種法律途徑以及訴諸媒體,才低頭承認,並由公司買單換掉所溶壞「價值」兩萬多元的內裝...

一切端看伙伴是要省小錢還是省大錢、花錢來省時間賺錢還是花時間來省錢...

這個天平,就由大家自己衡量吧~
【擇你所愛,愛你所選】,吉米丘上的海盜樂園,吉米丘上的部落格,吉米丘上的金銀島、VAG.TW
恩恩, 奧迪板上的早就把原廠當公敵~
BMW也在跟進淪陷中.
Lexus主打service, 已經讓不少其他廠牌車主動心.
HONDA被日本方面監督會越做越好 (貴就是了).

沒錯, 有能力的車主有早就靠club來吸取,交流改裝, 保養心得.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