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能不買就不買羽絨衣吧,停止殘忍,你也做得到

冬天到了 大家又要添購衣物 活拔見血 羽絨衣殘忍挨批

羽絨-穿上讓人暖意洋溢,但可知道這份溫暖,

其實是白鵝、灰鵝活生生任人「凌遲式」在身上拔呀拔,一撮

一撮為人類換來的?

動保團體Four Paws最近發現,羽絨行業經外界多年炮轟卻依舊殘酷,而且變本加厲。


東歐不少農場為提高羽絨品質,採用活生生拔毛手法,

粗暴地拔去鵝隻的頸胸前最輕最細軟的羽毛,任由牠

們傷痕纍纍流血,若傷口太大,竟不用麻醉劑直接用針線縫合,

殘酷得令人心寒。近年冬季潮興羽絨,但型格羽絨走在潮流最前,人性卻在悄悄在倒退。

別以為羽絨一定是在鴨鵝屠宰後才採摘,

原來超輕超柔軟的優質羽絨,必須在活鵝的頸、胸、腹活剝,

鵝背和鵝翼也嫌太長太重,這類羽絨動輒每公斤賣22鎊(273港元)。

已屠宰的鴨鵝羽絨則會大貶值,因清洗、烘乾程序影響質量,每公斤只能賣1.6鎊(20港元)。


「那些拔毛兵團的男男女女拔到麻木,他們懶理鵝受驚,

狠狠捉住鵝腳或鵝翼就扯出鵝毛,有時大力得令鵝折翼或斷腳受傷。」



「如果拔完了牠們流血不止,他們會用針線粗粗把傷口縫合,

全程不用麻醉藥。」噩夢

在鵝隻短短一生還不只經歷一次。米勒說「約五周後再長出鵝毛,

悲劇再次重演──這樣你們才能有漂亮的冬褸!」「拔完了牠們流血不止」

每隻鵝每次拔毛平均有150克羽絨,約夠填滿一個枕頭

冬褸則需要三至四隻鵝受罪。而鵝肉供食用的白鵝在

26周屠宰前,最少拔毛三次。

但命運最可悲的,要數灰鵝(Grey geese),牠們的肝臟可製頂級佳餚鵝肝(foie gras)

一生最少遭如此殘酷拔毛一至兩次,還要接受強制灌肥

農民會用附有20至30厘米長管的漏斗,

將飼料灌入鵝鴨的食道內,每天多達四次,直至12周大,

鵝肝比正常肥10倍便遭屠宰,至死方休。

米勒呼籲民眾關注羽絨道德問題多年,但明顯仍然徒勞無功,

活剝羽絨在匈牙利、波蘭、烏克蘭、俄羅斯和摩爾多瓦等地仍然非常普遍,

無論時裝業界還是顧客,不是懵然不知,就是視若無睹。

米勒歸咎是人們追捧潮流之過,

坦言英、法、德等地的人根本不適合穿羽絨:「這些國家氣候潮濕,

當羽絨沾濕了就沒用了,還不如穿人造纖維大褸,

你也會感覺既溫暖又乾爽──而且很明顯你還有良心!」

2014-11-20 9:5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羽絨衣

梅伊比斯 wrote:
冬天到了 大家又要添...(恕刪)


我已經很久沒有吃肉了,要不要一起參與?

梅伊比斯 wrote:
冬天到了 大家又要添...(恕刪)


買便宜的羽毛衣就好,

就不會用到高檔的羽毛.
梅伊比斯 wrote:
冬天到了 大家又要添...(恕刪)
ok我不買了

真開心又為世界和平盡了份心意

晚上來去台西鵝肉犒賞自己好了。

這落落長不知所云的勸世風格

怎麼跟剛被停權的那位宗教達人好像喔

有請脫衣仙子鑑定一下
投資一定有風險,申購前應詳閱官員財產申報書。
對岸超便宜的羽絨衣用的是鴨毛跟雞毛,反正鴨肉跟雞肉一堆人吃,鴨毛跟雞毛資源回收利用不是很好?

棉襖需要大量的棉花,大量種植就會減少糧食作物的耕作面積,甚至砍伐森林。

塑料纖維的保暖衣,製造過程也會產生一堆汙染物,大量製造到時候還不是讓當地人得癌症病死。

反正被汙染的是製造纖維的國家跟國民,又不是這些先進國家的居民,當然會覺得自己很有良心。

梅伊比斯 wrote:
冬天到了 大家又要添...(恕刪)

羽絨衣=台灣冬天制服
肉當然還是照吃 只是在處理這些生禽不是該人道一點嗎

台灣現幾乎全部業者都採用人道手法,也就是進屠宰場電暈,待鵝死後再從屍體身上取下羽毛。
我是怪咖不喜歡太輕的衣服或被子
外套都穿鋪棉的或皮衣(真皮買不起,是合成皮)

Enter Passcode wrote:
我已經很久沒有吃肉了,要不要一起參與?






尤其是那些一直想吃蛇肉的 "復仇者聯盟" 真是天殺的殘忍!
嘿喔嗨爪~~~~~~~~~~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