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的衣服有等級,是否合理????
慈濟的衣服有分等級捐款愈多服裝和捐款少不一樣
利用"善舉名義"爭功求利???????
如果都是以行善為出發點 為什麼還要有階級的差別呢?
ebola01 wrote:
慈濟-的衣服有等級,是否合理????
慈濟的衣服有分等級捐款愈多服裝和捐款少不一樣
利用"善舉名義"爭功求利???????
如果都是以行善為出發點 為什麼還要有階級的差別呢?
以下是小弟個人淺見~
世間的五欲:財、色、名、食、睡
這個世間,有人愛出名,有人愛貪利,有人愛女色~
有的富豪,錢他多的是,愛錢但更愛出名,為了出名可以出手闊綽,一擲千金,
就為了博得好名聲,像是大陸的陳光標愛高調行善,就是一例~
既然你愛出名,那就給你出名,一方面滿足你的虛榮心,一方面鼓勵你繼續行善,
讓你肯心甘情願的繼續支持行善公益,讓更多貧病的苦難人可以得到幫助與溫暖,
怎麼樣也比將這大把大把的鈔票花到吃喝嫖賭好,等你入了門,再告訴你相關的道理,
讓這些愛出名的人能夠改正他的心態與想法,所謂「教富濟貧」是也,教化這些對
佛法不了解、想藉花錢做慈善而博取好名聲的富豪了解行善的真正意義,讓他們能
對這些貧苦的人們生起真正的悲憫心,以正確而真誠的心去行善濟世~
就像一樣是求學求知,為什麼學校只發給班上考試成績前三名的同學獎狀、獎學金呢?
如果都是以求學求知為出發點 為什麼還要有階級的差別呢?
為什麼不是人人有獎、每位學生都有獎狀呢?一方面是鼓勵這三位同學繼續
努力用功,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讓其他同學見賢思齊,更加努力用功~
這與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倒是滿像的~
佛教有句話「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
釋迦牟尼佛當年要度化他的親弟弟---難陀尊者出家時,難陀那時貴為王子,
釋迦牟尼佛想度他出家,但難陀才剛與當時有名的美女---孫陀利新婚不久,
兩人如膠似漆,萬分恩愛,難陀哪裡捨得與這美艷絕倫的愛妻分開呢?
釋迦牟尼佛知道難陀淫欲心重,便用用善巧方便度化他~
有一天,佛到難陀的住所乞食。難陀向佛作禮後,取過缽盛滿了飯奉給佛。
但是佛卻沒有接缽而轉身就走,難陀只好捧著缽追出去,走到一小路上終於
追上佛陀,佛這時以神通力帶難陀到忉利天上,參觀所有的天宮,難陀看到某天宮,
有許多天女,但卻沒有天子,難陀就問:「何以只有此天宮,獨缺天子呢?」
天女回答:「因為難陀出家,命終後當輪迴生在此天宮中。我們都是要侍奉他的」
難陀看到這些天女的美貌與身裁遠遠不是自己的妻子孫陀利所能比擬的,
於是便默默在心中下定決心要出家修行,以便死後可以生在天上,與這些美麗的天女
常相左右、天長地久~
佛知道了難陀此刻的心念,知道難陀雖然出家的心意已定,但是發心不正,不是為了
出離生死苦海而出家,卻是為了貪求天上的美色享樂才出家,於是佛陀再以神通帶著
難陀到了地獄,在地獄中,難陀看到許多大鐵鍋的刑具,全部都在煮人。唯獨看到一個
鐵鍋中,水是沸了,但是內中無人。難陀就問為什麼?
獄卒回答說:「佛的親弟弟難陀因為出家有功德,人間壽盡後,應當生往天宮。而在天上
福享盡後,命終就會墮在這地獄裏。因為這個原故,我現在就將鐵鍋燒熱起來等待著。」
難陀聽得心驚肉跳,很是害怕留在地獄,因而說道:「願佛慈悲擁護,帶我回到精舍。」
佛說:「難陀!你精勤的持戒,修你生天宮的福吧!」
難陀回答說:「啊!不用生天,只願我千萬別墮落到這地獄裏。」
到此時,難陀終於願意老實的出家修行,再也不敢有任何不正的念頭與欲求,
於是佛就說法給難陀聽,難陀也很努力的精進修行,最終開悟證得了阿羅漢果。
以上,只是小弟的個人淺見,不代表任何團體,供大家參考參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