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Google Earth的立體建築物到底是用什麼技術辦到的?

我們都知道Google Earth在台灣的立體建築物靠的是熱心的網友用3D model建起來的, 可是在Google Earth在北美或日本的立體建築物可是一整片的, 涵蓋範圍應該超過台北市的一個行政區, 絕對不可能是用人工一個一個去建出來的, 我猜應該是配備有雷射的街景車去掃出來的, 下圖是Calgary某一區的地圖, 塗掉的地方是沒有立體建築物的, 看起來像是立體街景車沒有開到的路段

Google Earth的立體建築物到底是用什麼技術辦到的?

但是問題來了, 這些立體建築物不是只有正面有立體, 背面街景車掃不到的地方也有立體, 況且摩天大樓街景車因為高度的關係即使正面也不能完全掃到吧? 會是立體街景車搭配衛星的雷射掃描地面起伏的資訊去運算出來的?
2014-04-11 17:20 發佈
莎朗石頭 wrote:
我們都知道Googl...(恕刪)


在google earth還沒有貼圖模式 (約8年前)

我看美國一些大都市 模型已經密密麻麻都建滿了 (skechup建的模+貼材質)

但樓主貼的圖又貌似郊區 那就不太有理由為了這個地方建模

我覺得配合一些角度的空拍圖+街景圖+衛星圖 是有可能一個人坐在辦公室就有辦法把模型建好

因為google earth的模型只是做個大概的樣子 準不準也不知道 也不重要 因為只是輔助觀看用

但這是比較不科學的做法

要更理想 當然就是像樓主說的那樣 有個立體街景車 可以丈量平立面

然後軟體自己算圖

莎朗石頭 wrote:
我們都知道Googl...(恕刪)


沒有玩過「模擬飛行」?
我用600D寫日記

walakaho wrote:
沒有玩過「模擬飛行」...(恕刪)


沒有, 願聞其詳!
Ayoomi wrote:
(skechup建的模+貼材質)...(恕刪)


是 SketchUP 無誤。

超好玩的一套軟體,
平面圖推一推 拉一拉就變3D了,
有分免費版與付費版,
差別在功能上的限制,
上YouTube就一堆教學了。


如果是大量建構圖,那就不清楚了,該不會google又有什麼新秘密武器??
這種發展方向是幾年就預知過了,
再過幾年連導航都是3D模擬實景功能了。


莎朗石頭 wrote:
我們都知道Googl...(恕刪)


你聽說過影子這個東西嗎?
莎朗石頭 wrote:
我們都知道Googl...(恕刪)


那是平的,換個角度也是平的,只是多了影子看起來很立體...

Loompster wrote:
那是平的,換個角度也...(恕刪)


絕對不是靠影子製造的立體效果,因為這些房子會因為視角不一樣而跟著改變

莎朗石頭 wrote:
絕對不是靠影子製造的...(恕刪)


我在公司用revit設計的建築物3d 模型
可以直接匯出到 google earth
這樣客戶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建築物與周邊環境的關係
省了很多時間
有很多軟體可以做建築物,我自己慣用的就4種,
做屋子的外觀其實很快,牆壁拉一拉就好了,
用在MAP上的精準度也不必太高,大範圍誤差30公分大概無感,
麻煩的是美式平房屋頂,屋脊如果複雜一點就比較花時間,但也不用多久
要做出一個城市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鄉間如果是好幾個團隊一起建造3D模型的話,以GOOGLE的實力也不是不可能

軟體實力強大的GOOGLE會用這種最慢又最耗費人力的方法?
除了很有名的建築是靠開發人員建模外(方法一),
或是民眾也可以自己建模上傳到3D warehouse,審查過也會被放進GOOGLE EARTH(方法二),
另外那些不有名也沒有民眾要建模的,就是電腦自動建模(方法三)

以下從GOOGLEBLOG節錄出來:
This is possible thanks to a combination of our new imagery rendering techniques and computer vision that let us automatically create 3D cityscapes, complete with buildings, terrain and even landscaping, from 45-degree aerial imagery.

另外一位為GOOGLE EARTH工作的人也提到:
While Sketchup is a really cool and powerful modeling tool, it still requires a lot of manual labor to model each building, and there simply aren't enough people to do this in a scalable way, that's why we have so few high quality, hand modeled buildings.
Computer algorithms aren't as good as people at making 3D models, but they're tireless and very fast.
英文太菜的就看關鍵字,自動、人力不足、少量精細的人工建模

其實只要用GOOGLE EARTH拉近去看,
就可以看出不只貼圖精細度普通或低下,建物本身的平整度也高低不平,
如果是人工一個模一個模慢慢建出來,品質不會這麼差,
百分之兩百是靠軟體建出來,
貼圖應該是多方來源,街景車跟DEM靠軟體合併,最後靠人力補死角
大城市精細度高、距離近,鄉間就青菜了

這張GOOGLE EARTH截取照地點在舊金山我住的地方附近,
那個可口可樂的招牌下方的鐵架就消失一塊,像浮在空中一樣,推測是因為鐵架太細掃不到,
招牌本身也破了一個大洞,另外樹跟建物已經合為一體,人工建模不可能會搞出這種烏龍
明顯不可能靠人力做出一個城市甚至國家


實際街景圖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