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幫親友掃墓無意間發現親友旁邊去世的年齡都很低都是女的-------------旁邊一個民國57年生71年死14歲上面寫金華國中2年級病逝於三軍總醫院-------在旁邊一個51年生71年死19歲墓碑旁有寫夫xxx應該是有結婚---------還有台北的墓碑都有放相片現在回想起來還毛毛的...請問民國70年的醫療技術是很不好?
中野 梓 wrote:今天去幫親友掃墓無意...(恕刪) 要看是不是意外,那年代台灣連關節鏡都沒有,自費的年代,不是人人都生的起病,你可以看看台大景福門診,也是後來才開放一般民眾,早期都有錢人和官員,早期官員如李國鼎之類都很重要,應該的。
中野 梓 wrote:今天去幫親友掃墓無意...(恕刪) 以前三總的技術不是很好很多外省軍醫半桶水不過軍人軍眷不用錢......湊合著看而今日的三總新院區........水準不曉得如何?!但掛號費已經跟其它各大知名醫院差不多貴了或許也是以致舊三總會有那麼多鬼讓我在01開一篇蓋大樓的原因
中野 梓 wrote:今天去幫親友掃墓無意...(恕刪) 以前看醫生要自費,診療要錢,藥也要錢,住院要保證金的。開刀要找醫生,找到了醫生,要問護士小姐醫生住那邊親戚生病沒錢治療(骨頭),只好去當兵後,藉由國家的力量,去軍醫院治療。以前的資訊也不透明流通,遇到好醫師算好運,遇到個半桶水的,就只能枉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