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鳥 不是鳥的祖先
2011
始祖鳥不是鳥
科學家最新研究認為,始祖鳥不屬於鳥類,而是趨近於「鄭氏曉廷龍」的原始恐爪龍類。圖為鄭氏曉廷龍假想圖。(法新社)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一百五十年來,「始祖鳥」被認為是最原始、最古老的鳥類。不過一項新研究指出,始祖鳥不屬於鳥類,而是一種有羽毛的早期「恐爪龍類」恐龍。
=> 鳥的祖先好像是獸腳類恐龍後代 ,
始祖鳥”被指不是鳥 鳥類祖先又是誰
一對羽翅讓始祖鳥當了150年鳥類祖先
遼寧日報﹕您和您同事研究認為始祖鳥不是鳥的祖先?
徐星﹕是的﹐我們研究的結論是始祖鳥不處在鳥類支係上﹐嚴格地說不屬於鳥類。它屬於恐爪龍類﹐代表一種原始的恐爪龍類。
遼西“鄭氏曉廷龍”把始祖鳥拉下“寶座”
徐星﹕鳥類和恐爪龍類代表一個大的分支事件﹐簡單地說﹐大約在1.7億年前某種類似竊蛋龍類的恐龍分化為兩支﹕一支為植食性恐龍﹐鳥類實際上是這個植食性支系的延續;另外一支則向肉食性動物演化﹐演化為恐爪龍類﹐我們比較熟悉的迅猛龍﹑馳龍﹑小盜龍﹑傷齒龍等都是在這個分支上﹐但比鄭氏曉廷龍和始祖鳥要晚。用通俗的話說﹐始祖鳥是它們的祖先。恐爪龍類最終在白堊紀末期滅絕﹐但鳥類種群卻不斷進化和演變最終形成現代鳥類
===
雙孔亞綱最初是爬行綱的四個亞綱之一,其他三者為:無孔亞綱、單孔亞綱、調孔亞綱,而這四個亞綱是根據頭骨的顳顬孔數量與位置來區分
調孔亞綱(Euryapsida)又稱闊孔亞綱、上孔亞綱,是群中生代的海生爬行動物,特徵是頭骨有大的上顳孔,而缺少下顳孔。牠們與單孔亞綱的差別在於,單孔亞綱的顳顬孔在下方。調孔亞綱是個複系群,這意味者不同演化支彼此並不互相關聯,且從不同祖先演化而來。現在普遍認為調孔亞綱其實是多群失去下顳孔的雙孔亞綱動物。調孔亞綱現在並不在科學文獻中使用,魚龍超目被分類於雙孔亞綱,鰭龍超目則被分類於鱗龍形下綱,包含楯齒龍目、幻龍目、蛇頸龍目。
新雙弓類(Neodiapsida)是個演化支,或是爬行動物分類樹中的主要分支,包含除了早期原始物種(如纖肢龍目)以外的所有雙孔動物。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9%9B%99%E5%BC%93%E9%A1%9E
wik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99%E5%AD%94%E4%BA%9E%E7%B6%B1
雙孔亞綱(Diapsida)是群頭骨兩側各有兩個顳顬孔的四足動物,首次出現於三億年前的石炭紀晚期 。現存的雙孔動物非常多樣化,包括:鳥類、鱷魚、蜥蜴、蛇、喙頭蜥,可能還有烏龜。有些失去一個顳顬孔(蜥蜴),有些失去兩個(蛇),某些物種甚至大幅特化的頭骨(現代鳥類),根據最近的共同祖先,牠們仍然被分類於雙孔亞綱。現在有至少7,925物種的雙孔類爬行動物存活在世界上,若將鳥類計入,則將接近18,000種。
mark0826 wrote:
又找到恐龍頭骨了.....(恕刪)
印象中是因為研究人員重新分析骨頭 後來發現始祖鳥的骨型跟鳥類實在差異太大
主要是因為其他有羽恐龍的出現,讓古生物學家懷疑始祖鳥並非鳥的祖先而是一支有羽毛的恐龍家族
西方古生物學家在早期其實有很多荒誕的事
甚至會搞出把骨頭硬磨成符合關節的形狀的事情
大家以前對恐龍的印象都是尾巴拖著走吧 這就是一例
擺脫不了對蜥蜴的既成印象做出不符合骨架狀況的模樣
始祖鳥也是一樣 認為羽毛是鳥類專屬而沒想過兩者實際上已經分支了
其實這樣推論有武斷之嫌.
始祖鳥由於兼具恐龍與鳥類的一些特徵,
長期以來被視為最原始的鳥類.
目前科學家大部份都認同,
現有鳥類是僅存的恐龍. :)
所以你要說他是鳥是恐龍都行.
而它被認為是鳥的其中一個理由,
就在他幾近發展完全的飛羽上.
(擁有現代鳥類羽毛的大部份種類)
有一派理論是說,
羽毛的發展跟鳥類的發展是有相關的.
可能是恐龍先長出原始羽毛,
再逐漸演化成像始祖鳥那樣複雜的羽毛.
在阿六國 遼寧, 河北, 內蒙一帶,
出土了數量驚人的 侏儸紀 及 白堊紀 鳥類及有羽恐龍化石.
對比這類化石少得可憐的其它地方,
他們其實是很想奪取 "鳥類始祖"這一名號的.
但遺憾的是,
不管是有羽毛的恐龍,
或是明顯的原始鳥類,
在地質時間上都比始祖鳥還晚.
近年是有消息,
有發現比始祖鳥更早的物種.
但我相信,
除非有更早且更虎爛的東西,
不然始祖鳥的地位是很難被取代的. :P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