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宅男」或「宅女」一詞,來自日本,但意義不同、連用法也有出入。
首先,日文原文就是一個「御宅(オタク)」,沒分性別;再者,「御宅」本意,指的是「專注於某種興趣,而對其他事物全無關心」的意思。舉個例子:愛看電影的,就稱「映畫御宅」,愛動畫的,就稱「動畫御宅(アニメオタク)」,愛讀書的,就是「讀書御宅」。說到此,就已經和台灣人習慣的「盯著電腦足不出戶」的「宅男、宅女」形象,差了十萬八千里。看倌們,您可知道,就連愛好戶外活動的登山客,只要到了癡迷的程度,也可以稱為御宅!
不知怎地,這個原本出自日本的詞彙,居然在台灣滿地開花,和「宅男」相關的新聞,多到數不清。隨便用google搜索一下,「宅男」詞彙出現在中文新聞類的條目,多達51萬條;而日本僅僅1500條。台灣這個島,簡直成了宅男新聞產生器。
如我一開始說明的,日本的「御宅」,純指「興趣的單一」,新聞內容也大多和這個有關;但台灣的「宅男」新聞,幾乎全他媽的(對不起,真想罵)跟女人有關:「宅男女神○○○」、「○○女要宅男金盡」、「宅男愛美胸」、「性感軀體秒殺宅男」....,看倌們,誰能告訴我,這「宅男」和另一個詞彙:「色情狂」,到底有甚麼不同?您好意思把這些內容翻譯成日文,給「宅男」的母國日本人看看,讓人家知道我們台灣沒有「映畫御宅」、沒有「讀書御宅」,有的全都是被稱為「宅男」的「色男」?
所以,我平日寫東西,這些日文詞彙能不用就不用,就算用了,也細心附帶解釋,就深怕一些一知半解的人,看著新鮮,隨便拿來就用。台灣把人家日文「KUSO(『大便』的意思)」都當個寶,用得臭氣沖天,已成了笑話。拒用「宅男」,從我做起,也算積陰德。
台北会社員 wrote:
放過「宅男」吧!
大家都知道,「宅男」或「宅女」一詞,來自日本,但意義不同、連用法也有出入。
首先,日文原文就是一個「御宅(オタク)」,沒分性別;再者,「御宅」本意,指的是「專注於某種興趣,而對其他事物全無關心」的意思。舉個例子:愛看電影的,就稱「映畫御宅」,愛動畫的,就稱「動畫御宅(アニメオタク)」,愛讀書的,就是「讀書御宅」。說到此,就已經和台灣人習慣的「盯著電腦足不出戶」的「宅男、宅女」形象,差了十萬八千里。看倌們,您可知道,就連愛好戶外活動的登山客,只要到了癡迷的程度,也可以稱為御宅!
不知怎地,這個原本出自日本的詞彙,居然在台灣滿地開花,和「宅男」相關的新聞,多到數不清。隨便用google搜索一下,「宅男」詞彙出現在中文新聞類的條目,多達51萬條;而日本僅僅1500條。台灣這個島,簡直成了宅男新聞產生器。
如我一開始說明的,日本的「御宅」,純指「興趣的單一」,新聞內容也大多和這個有關;但台灣的「宅男」新聞,幾乎全他媽的(對不起,真想罵)跟女人有關:「宅男女神○○○」、「○○女要宅男金盡」、「宅男愛美胸」、「性感軀體秒殺宅男」....,看倌們,誰能告訴我,這「宅男」和另一個詞彙:「色情狂」,到底有甚麼不同?您好意思把這些內容翻譯成日文,給「宅男」的母國日本人看看,讓人家知道我們台灣沒有「映畫御宅」、沒有「讀書御宅」,有的全都是被稱為「宅男」的「色男」?
所以,我平日寫東西,這些日文詞彙能不用就不用,就算用了,也細心附帶解釋,就深怕一些一知半解的人,看著新鮮,隨便拿來就用。台灣把人家日文「KUSO(『大便』的意思)」都當個寶,用得臭氣沖天,已成了笑話。拒用「宅男」,從我做起,也算積陰德。
我反倒是認為
這是台灣文化獨有的 學習力、包容力、創造力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台北会社員 wrote:
大家都知道,「宅男」..所以,我平日寫東西,這些日文詞彙能不用就不用,就算用了,也細心附帶解釋,就深怕一些一知半解的人,看著新鮮,隨便拿來就用。台灣把人家日文「KUSO(『大便』的意思)」都當個寶,用得臭氣沖天,已成了笑話。拒用「宅男」,從我做起,也算積陰德。
.(恕刪)
語言的意思 本來就會轉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