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民粹何時休?台灣人,請正視現實,適應潮流吧。

一個兩岸服貿協議讓台灣吵翻天,看看網站上各種新聞報導和談話節目,目光短淺,民粹思想機佔據了大部份版面,台灣能發展好真是奇跡了。正視現實吧,全球化的浪潮誰也阻擋不了,陸資只是全球化浪潮中的一部份,你要做的是成為弄潮兒,而不是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現在是陸資以後還會有日資、美資、韓資……,如果都沒有,那請節哀,台灣已死。

每個人有自己的價值觀,有自己的政治主張,這都沒問題,但是錢跟價值觀有關,跟政治主張有關嗎?在商言商這個詞不會沒聽說過吧,總是把商業行為賦予太多的政治含義,動機是什麼?

回頭來看這個兩岸服貿協議,大陸對台灣開放了80項,涵蓋金融和醫療等行業,台灣對大陸開放了64項。雙方開放的程度應該和世貿組織(WTO)的標準比較:大陸開放給台灣的產業全部都「超WTO」,也就是比大陸開放給其他國家的程度要來得更大,其中有三分之二更高於大陸和香港簽訂之CEPA給香港人的待遇,比如說允許證劵公司控股,允許設立獨資醫院。至於台灣開放給大陸的64項中,有45項低於WTO承諾,換言之連自由貿易的標準都未達到,只開了一扇小門。

一個從出生到殯葬一生都離不開陸資的說法在廣泛流傳。可你看過對岸沒有:

連鎖餐飲: 永和豆漿,德克士,康師傅牛肉麵,85℃,名典咖啡,上島咖啡
食品類:統一、康師傅、徐福記、旺旺、泰山八寶粥、天福茗茶,福滿多(康師傅),鮮橙多(統一),味全,旺仔(旺旺),小浣熊,好勁道(統一),
調味品、添加劑:味丹
自行車:捷安特、建和,美利達
網路通信設備:D-LINK、
電子業:宏達電,台積電,宏基,聯發科,奇美電子,冠捷,伯萊卡,明基,技嘉,富士康,微星,華碩
光學、相機:博萊凱
娛樂:錢櫃(量版式ktv),滾石唱片,
服裝,內衣:佐登妮絲,奇妮,阿瑪施,艾衣人,貝爾尼尼, 萊卡佛,卡迪娜,蜜雪兒,羽西,歐迪芬
鞋業:查丹理龍
珠寶:尚晨珠寶
雜項用品:寶島眼鏡
美容:依愛
建材:和成衛浴

這些都是台資吧,而且是已經在大陸遍地開花了,可是我們能感受到的是更多的選擇和服務,Starbucks太貴?我們可以選擇85°C;KFC太貴?我們可以選擇德克士;D-LINK不好用?可以選選TP-LINK;永和豆漿用豆漿粉沖泡?我們可以買個豆漿機自己打豆漿;統一方便麵的不好吃?我們可以選擇康師傅。
然後以一個最常見的理髮行業來說,各地的審美觀是不一樣的,如果一個大陸人按當地的審美觀給你做頭髮,你會去嗎?那怕的是什麼?進來后不本地化,不雇傭當地人估計死都不知道自己怎麼死的。剛進來一個可能推出低價搶客源,這是很正常的事,收益的也是大眾,但是不高價挖人去哪來人怎麼發展?很多人說大陸的製造業工人薪資在漲,產品卻在降價沒法干,這收益的也是大眾呀,這是競爭的結果,當然必然也會有一批會在競爭中被淘汰。 餐飲業的差異更大,各地口味更不一樣。

然後說說陸資,不引進外資和外部人才,台灣現有的夠自己發展?01還有人居然說台灣不缺人才,太搞笑了,美國都不敢說。台灣的一流人才到大陸一樣是一流人才,台灣二流人才到大陸估計只能是三流了,個別行業會有一些差異,但總體不會差太多。你擔心的只是這個資金是大陸的,會過渡的依賴大陸,你也可以同時引進日資、美資呀,這不就有制衡了嗎?引進陸資有什麼錯?錯的是你只看到了陸資。

有人說到吸引陸客觀光旅遊,可笑的是不是把觀光旅遊當做一項產業來發展,提升整個產業的水準才能有更多的收入,陸客只是遊客的一部份,不把這個產業的定位提高到全球的高度那真的發展有限。香港這樣的彈丸之地,為了吸引遊客還建了迪斯尼,台灣呢?做了什麼?

一堆的人罵罵政府如何如何,罵政府怎麼樣我沒資格評論,我想說的是從戒急用忍開始台灣就開始了衰退,現在還在為原來政府的決定買單呢,能讓四小龍之首發展成現在這樣不是一屆政府能辦到的。
2013-06-27 16:19 發佈
從老李到阿扁這將近20年下來, 台灣人已經被洗腦成看到 "中" 或 "陸"
就覺得這是個髒字, 最好都不要看到, 更何況簽約?

再加上無腦媒體這幾十年來的弱智化, 台灣人只想看辣妹
什麼貿易協定這麼複雜的東西, 在學校考試都不考了, 更何況只看幾分鐘的新聞?
我的疑問只有

為什麼台灣的服務業可以去中國做生意 他們不怕被統戰嗎 不怕失去競爭嗎

為什麼台灣人可以在中國定居 且不用出示財力證明 他們不怕情蒐嗎 不怕間諜滲透嗎

台灣部分人總是只"要"不"付出"

美牛是 核電是 基地台電塔是 服貿也是

你要人家的 人家當然也要你的阿

當然啦 雙方要的是不是一樣 我就不確定了
我一直認為,人民才是國家的根本,
人民素質高,國家才會強大,

人民素質低,就算再有能力強的領導者,也是無法讓國家富強的,
做什麼都反對,做什麼都抗議,怕這怕那的,
智者多慮,必有一失,愚者多慮,什麼事都不能做~

知識不足,對一件事就會感到害怕,若再人云亦云,又不去求証,又會更害怕,
然後反對,阻止,抗議.......

有外資進駐鄉鎮開店,在地人擔心錢被外資賺走,然後反對外資進駐,
結果鄉鎮仍然沒落,然後才在那裡抱怨政府大部份資金都給都市,冷落鄉鎮.....

唉~總之,一切基礎都在於人民素質,
人民素質不高,國家無法強大,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又如何?
有比人家幾百年歷史的國家強了嗎?比別的國家富了嗎?
只有五千年文化的包袱,壓得我們什麼都不敢做.....
如果沒有「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個以武力為後盾的主張,
應該不會有這麼多疑慮與爭議。
厭惡或害怕都是根植於此。
民粹絕非問題核心。
新聞與時事版 = 謊言、偏見與反指標版

一切隨風去 wrote:
然後說說陸資,不引進外資和外部人才,台灣現有的夠自己發展?01還有人居然說台灣不缺人才,太搞笑了


這個是我說的
我還真的想不出來台灣有需要大陸哪方面的人才過來
不知道可以多來些洗腳妹洗頭妹洗澡妹嗎
我接觸到的有電子業面板業遊戲業金融業
目前還是處於台灣技術輸出的階段
而且就目前台灣這邊公布的來看
應該也只有管理階層的會來台灣
我是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被大陸人管啦
也許會有不同的新氣象
像來壹傳媒的黎佬就給台灣蠻大的衝擊
就不知道以後台灣的勞工有沒有這福氣學習對岸
工資不高可以走上街頭去抗議
如果可以倒是不壞
台灣女性同胞比較有福
搞不好可以攀上個金龜婿
就是得小心他們那個潛規則

yuffany wrote:
如果沒有「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個以武力為後盾的主張,
應該不會有這麼多疑慮與爭議。
厭惡或害怕都是根植於此。
民粹絕非問題核心。

的確要是可以選擇
我相信美資或是歐資可以帶給台灣的活路更大
畢竟我們不能把自己的身家全押在一個政治上對我不友善的國家
就是不知道這個政府為什麼喜歡把自己綁在對岸

異鄉苦工 wrote:
的確要是可以選擇我相...(恕刪)
是啊,完全可以回到阿扁時代嘛,與世無爭

yuffany wrote:
如果沒有「台灣是中國...(恕刪)


搞笑,又扯到統獨了,根植於此是爲什麽呢?爲什麽經濟的議題總往政治上靠攏呢?台灣內部都統一不了想法還要求大陸應該怎麼想,你不感覺很可笑嗎?
異鄉苦工 wrote:
的確要是可以選擇我相...(恕刪)


那是因為台灣衰落,政府無能,市場也不大,已經無法吸引歐美,日資這些外資了
你忘了台灣的FDI的金額在亞洲貌似排最末吧
之所以KMT這麼依賴著大陸,是因為大陸本著你覺得是統戰的目的也好,是真的看在大家一家人的份上也好,在金融蕭條的今天,只有大陸願意向你開放市場,也只有大陸願意向你投資,只有大陸才能讓你們不那麼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到極點,因此你的疑惑的答案是:台灣沒有吸引外資的條件!!
這難道也能怪到政黨或者大陸,甚至大陸的政府么?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