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五年級後段的,我的印象裡,台灣人基本上是排隊的。這是拿來和大陸現狀比較的結果。
小學三、四年級時,我記得台北市政府好像有轟轟烈烈宣導民眾上下公車要排隊,可見當時老百姓起碼在撘公車時是不排隊的。但我那時還小,不大記得到底台灣人「不排隊」是怎麼個景象。到了我懂事時,去公家機關辦公、郵局銀行辦事,基本上沒看到插隊的。
但我確實相信:以前的台灣人也曾經和現在大陸人一樣,不排隊。不知有沒有人經歷過這段?或者,台灣人不排隊的景象,至今仍在某些場合出現?
台北会社員 wrote:
小學三、四年級時,我記得台北市政府好像有轟轟烈烈宣導民眾上下公車要排隊,可見當時老
百姓起碼在撘公車時是不排隊的...(恕刪)
不要說是當時, 即使說是現在, 上下公車或火車要"排隊"還是有困難 ....
畢竟不是像買票買東西那樣有固定窗口 ~~
上次就在大陸網站看他們把台灣大家蜂擁擠上捷運的圖片po上網, 然後取笑台灣人
不排隊不懂得"文明", 素質跟大陸人差很多 ..... 甚至還有人起鬨造謠說台灣人衛生
習慣差, 喜歡在路上公開大小便 ~
有時想想兩岸酸民的作法還真是類似呀 !!
piwu0531 wrote:
上次就在大陸網站看他們把台灣大家蜂擁擠上捷運的圖片po上網, 然後取笑台灣人
不排隊不懂得"文明", 素質跟大陸人差很多 ..... 甚至還有人起鬨造謠說台灣人衛生
習慣差, 喜歡在路上公開大小便 ~
(恕刪)
真的假的? 大陸網民還真的是好笑。
就我這個五年級前段班住台北的印象。
1. 早期(高中以前)搭公車的確是亂成一團,上車要各憑本事,政府的確大力宣導過。但是等我出國念書回來(民國80幾年),忽然發現大家好像開始自動排隊了,讓我非常訝異。
2. 到郵局存錢,以前沒有號碼機,大家只好把本子跟單子自動擺長長一列在櫃檯上(錢當然是握在自己手裡),然後一堆眼睛盯著看,等輪到自己時再趨前把錢交給櫃檯人員。但也有熱心歐巴桑會自動幫櫃台調整把本子往前推進。要是不小心碰到個有問題的客戶,後頭的就只好等到天荒地老。所以號碼機真是德政。
3. 去戶政事務所也跟郵局差不多,但是改最多的是服務態度。現在戶政事務所的人員客氣的很,不像我小時候的印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