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重視體育人才培養的言論只有在奧運.世足或台灣之光出現時????

就只是很單純的想欣賞比賽

看看大陸的體操隊

看看美國的夢幻隊

看看魚雷的金牌秀

看看華麗的水上芭蕾

只是每次到了奧運或者世足或者有旅外選手有好表現時

不管在政客或者mobile 01的言論裡(這種人在01也很多)

就又會開始討論起人才的培養&獎金等啥鬼制度的

殊不知某些政客或者某些01人平時是看了幾場比賽???

平時也沒在支持體育運動的人~~在這些關鍵時刻就憂國憂民了起來???

我也不知我在氣憤啥~~~~~~~哈哈

ps今年讓我最感動的是小綠綠跟阿彌陀佛大學的冠軍戰.小綠綠逆轉贏得總冠軍

這場比賽我還看了兩遍.小綠綠緊迫釘人防守奏效外加幸運的三分球.阿彌陀佛大學雙塔無用武之地

2012-08-09 10:22 發佈
以下是我對台灣人對於運動選手的個人觀點:

我沒有在盯任何運動,國內國外都一樣,因為我個人對運動不在行,所以沒興趣...
我只知道台灣人盲從,朱木炎之前得了獎,就一堆家長送小孩去學跆拳道...想在家裡變出下一個朱木炎...
今天林書豪打NBA,就一堆人擠著要進"籃球營"...想要成為下一個林書豪...

但是台灣人卻不去面對這些運動明星的運動生涯本來就很短的事實..
楊淑君都踢幾年了,體力跟技巧還可以跟後起之輩拼嗎?
王建民受了傷,威力就打折了...
如果林書豪在場上衝撞也受了大傷,我們還要用跟現在一樣的期望去看待他嗎?

中國大陸跟其他國家也是...
劉翔從2004年奪金到現在跑超過8年,現在也跑不下去了...現在被罵翻天說他裝的(先不論是不是裝的)...
上一次的菲爾普斯,這次也有被人家追上了...

運動生涯就那幾年,人家最巔峰的時候要給與掌聲,而不是盲目的去沾光去模仿...
巔峰的時候過了,人家總要退場回到自己以及家庭生活的,這時候應該也要紀念與體諒...

全世界踢跆拳道的人這麼多,但是奧運金牌就那一個,不是踢了就會有的...
林書豪也只有一個,不是每個打籃球的人都可以成為林書豪...

個人淺見
炒短線愛跟風,這就是你我都知道的臺灣人習性,你知道我知道,獨眼龍也知道,但沒有人會承認就是
是啊

運動員的生命極短

王建民.郭泓志.這些人雖因傷所困但至少已經賺到錢也成名了

萬一沒頭路

還可以回台灣當個教練或者大學老師

但若是還沒成名又還沒賺到錢的

這種人真的很多

不過我比較不屑的是

平常又不關心任何運動

每次到了重大比賽

又唉聲嘆氣憂國憂民.把整個體育環境的體制及教育講的頭頭是道的假關心的運動迷

樓上你的發言看的出來還是有在關心運動啦
映象的迴廊 wrote:
我只知道台灣人盲從,朱木炎之前得了獎,就一堆家長送小孩去學跆拳道...想在家裡變出下一個朱木炎...
今天林書豪打NBA,就一堆人擠著要進"籃球營"...想要成為下一個林書豪...

...(恕刪)





今天曾雅妮打LPGA,也沒有一堆人擠著要進高球營 ...想要成為下一個曾雅妮

台灣之光好像已經放過 曾雅妮

賺大錢養家養老婆 wrote:
運動員的生命極短

...(恕刪)


只有 高球 這種運動生命比較長 而且高球獎金比較高
因為打高爾夫

還是貴啊

無法成為全民運動

不過培養人才的理論跟想法

不論在任何運動都存在

但都僅限於奧運&世足&台灣之光出現時

才有被熱烈討論著

jackual0612 wrote:


今天曾雅妮打LPGA,也沒有一堆人擠著要進高球營 ...想要成為下一個曾雅妮

台灣之光好像已經放過 曾雅妮


這點我認為是因為高爾夫球的花費很高....

如果今天他的花費跟籃球一樣,一般家庭只要花個幾百塊買球就可以出去打,就不一樣了...

賺大錢養家養老婆 wrote:
因為打高爾夫

還是貴啊

無法成為全民運動

...(恕刪)


是指球具貴嗎? 但一組球具可以用很久 而且可能讓你拿到冠軍 這個投資成本會算吧!應該是練高球太苦了吧,發球打到手舉不起來是常有的事 高球困難的地方在於 必須要能馬上適應 快慢節奏


棒球的裝備也沒多便宜吧 那是因為有財團在養! 而且說難聽一點的 常聽到 棒球打假球 但你有聽過 高球打假球嗎?


映象的迴廊 wrote:
這點我認為是因為高爾夫球的花費很高....

...(恕刪)




先去練習場 每晚 100次發球 其實費用還好 一年了不起 2萬有找! 球具就看自己怎麼想 這不會有答案的

高球打一次 大約 2000到3500之間 不含小費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