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轉載】搶救台灣中文力!

我覺得這篇文章分析得很好~~~

================================================
原文出處:商業周刊 - 搶救台灣中文力!

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曾在一場國際招商會議的高峰論壇上,提出「中文優勢論」。他說,在大中國市場興起的時代,中文能力已成為台灣吸引外資的人才優勢。 日本經濟大師大前研一也說,台灣人具備的語文優勢,全世界沒得比;未來光是提供中國大陸腦力服務,就會忙死台灣2,000萬人。

這兩位前瞻性的當代人物,早眾人一步看到了台灣經濟的競爭利基;但是他們可能並不知道,台灣人才的中文優勢,正逐漸消失中……

暮春初夏,豔陽下的台北城已經一片燥熱。

四月二十七日這天下午,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勤樸樓的禮堂內,八十張小黑板一一架起,等待一百五十六名考生分批接受「板書」檢定。

鈴聲響起,只見全場考生執起粉筆,掄起板擦,開始照著考題──一首五言律詩,又寫又擦的奮戰。十分鐘過去,卻還有人緊張得連這四十個字都沒抄寫完。

「老實說,這次辦理國語文會考和板書檢定,是被逼的,」主考官語文系主任馮永敏忙著四處巡場,一句句清脆的標準國語中,透著無奈,「現在家長學歷高,去看孩子上課,第一個就是挑老師的錯字,不然就是嫌老師字寫得醜,一下就打破他的權威。」

同一天下午,台北新店溪畔的世新大學後校門口,中文系同學擺了一個糖葫蘆小攤子,一支支由草莓、小番茄、芭樂串起,裹上晶瑩糖衣的糖葫蘆,分別象徵愛情、單戀與友誼,生意十分興隆。一位長髮女孩在教室門口接到一支草莓糖葫蘆,小卡片上的詩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映入眼簾,她臉上的笑靨,比糖葫蘆還甜。

「這個禮拜是學校的中文週,我們從禮拜一開始辦各項活動,至少讓中文變成學校的焦點,引起同學的興趣,進而形成風氣。」中文系系主任洪國樑說。

有鑑於大一學生的語文程度普遍低落,台中的東海大學中文系從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成立「大一國文教學改進委員會」,打算縮小班級人數,以加強學生的寫作訓練。

儘管方法不同,這幾所學校的目的卻是一致——搶救中文。

現象

國文能力差,作文甚至連題目都不懂

「很多人說我們的孩子英文不好,我看他們中文更糟,可以說是江河日下!」擔任大學兼任教授的台北市長馬英九,皺著眉頭說了一個真人實事的笑話。「有一次考試,我要學生扮演內政部長,寫信給民眾。他竟然開頭就寫『親愛的某某』,最後簽完名還寫一個『欽此』,把自己當皇帝了!」

北師院語文教育系教授陳正治也有類似經驗。有一次他參與警察特考閱卷,作文試題「反省」,竟然有兩百多人大談「反對省政府」,「審題都審錯了!我們只好把這些笑話拿來調劑無趣的閱卷工作。」

往下延伸,似乎問題更嚴重。台中縣豐原高中就曾傳出學校段考時,許多班只有六、七名學生及格——這是過去不及格的人數。至於作文,不僅談不上「起承轉合」,連段落都不會分;考題要求作文字數不得少於六百字,學生寫兩百字就交卷,原因是「寫不下去」。「國文程度惡化問題值得重視,」該校國文老師一致認為。

「台北市實施國語文教育之現況分析」調查發現,竟然只有不到一半的老師認為,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良」以上。學習成果最好的是注音符號,超過八成在「良」以上,至於聆聽、識字寫字、說話方面,只有略微過半的老師認為達到「良」。

「這些都還是很粗略、主觀的調查;我們需要教育部集合語文、心理、教育各方面專家,趕緊將國文科學習能力指標、測驗工具發展出來,讓我們瞭解現在學生的國文能力,究竟弱化到什麼程度?」曾到大陸考察的馮永敏說,中共教育部、勞動部發展出多套類似全民英檢的漢語能力測驗,全國工作人口,包括教師都須通過考試。

台灣的客觀評量不可得,那麼分析大學入學考試國文成績,應可獲得「近似」客觀的結果。

擔任多屆大學測驗「國文科閱卷總召集」的台大中文系教授何寄澎表示,過去只有五、六萬考生參加大學聯考時,他很容易挑到「標準卷」,也就是讓所有閱卷老師參考的A等卷;但是現在十二、三萬人應考,反而不容易再看到那樣令人驚喜的文章。

「當然偶爾還是有比以前好的,但情形越來越少。」何寄澎手抱前胸,慢條斯理的分析:以前二○%非常好,五○%中等。現在呢,很好的只有一成不到;語句都寫不完整的,增加到四○%左右;剩下來中等的,內容還算通順,但是毫無創意,欠缺自我思維、理性感性的表現,每篇內容看起來都一樣。

何寄澎說,他注意到前一陣子張忠謀在公開場合講到中文的重要,認為是台灣人才的競爭優勢。他感慨的跟學生說,「連張忠謀都知道中文的重要,但是張忠謀所不知道的是,台灣的中文已經沒有優勢了!」他苦笑著坦承,這樣說當然有點危言聳聽。正確地說,優勢還在,三十歲以上的文字工作者,他們的中文還是很好。「但是年輕人這樣的中文,還有什麼優勢?」

弔詭

全球都在學中文,台灣優勢變弱勢

台灣流行歌、連續劇等娛樂產業,之所以能在華人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所憑藉的,就是台灣人的中文能力——女作家瓊瑤以她細膩文雅的對白、迭宕曲折的情節,吸引了六億大陸人口觀看她的連續劇;台灣從一九七○年民歌時代培養出來的詞曲創作好手,二十年來,更讓台灣成為華人音樂的「研發中心」:王菲、孫燕姿、那英、李玟等香港、新加坡、大陸、美國的華人女歌手,都是在台灣「打造」成功,才紅回自己的出生地;阿妹、周杰倫台灣「土產」,更是紅遍全球華人市場。

從廣告、電影等文化創意產業來看,台灣的文字能力、文化內涵,也遠遠勝過其他華人地區。「大陸的電影譯名常常被台灣人當成笑話講,」暢銷作家吳淡如一次在她主持的廣播節目「好時光」中,舉了許多例子,像是大陸把電影「魔戒」(King of The Ring),譯成「指環王」;「梅崗城的故事」(Kill a Mochingbird),譯成「殺死一只知更鳥」。

如今在高科技、腦力服務業等領域,因為中國大陸的崛起,中文能力也越發重要。張忠謀提出「中文優勢論」,日本經濟專家大前研一也認為,語文是台灣在中國大陸崛起時代,很重要的先天優勢。中國大陸快速擴張的製造業,非常缺乏專業的支援性服務。台灣則有語言上的優勢,又有製造業的底子,可以在教育訓練、環保顧問、法律、會計等專業服務領域搶到黃金機會,這也是新加坡在東南亞扮演的角色。

世界聞名的企管顧問公司麥肯錫,就為兩位大師的觀點作了最佳例證。其官方網站徵求人才的網頁上,註明:「在邀請求職者進行面試之前,我們可能會透過電話評估某些求職者的中文能力。每一位求職者都必須具備流利的中文能力(我們對「流利」的定義,是指除了讀寫能力之外,還能夠以中文主持業務會議)。」

美籍公關專員王磊智以頗為流利的國語解釋,麥肯錫台灣分公司的客戶除早期較多外商,絕大部分都是本土企業,有時台灣的顧問也要到大陸支援專案。「採訪、蒐集資料、跟各階層員工談問題、開會、寫報告,都要用到中文,所以中文的溝通能力很重要。我們的應徵者中,很多在台灣出生、美國長大的小留學生,公司希望他們加入之前,就具備很好的中文表達能力。」

「我們必須承認,二千三百萬的人口不可能構成多重要的國際舞台,但是大陸有十億人口,可以制定規格,我們只有跟隨的份。」大學時代擔任過詩社社長的台新金控財富管理事業群總經理林克孝指出,華文教育中,我們還是最接近大陸的,香港人不看封神榜、紅樓夢,但是台灣人可以跟大陸人談這些。如果我們好好發揮中文優勢,可以扮演國際「超級大班」的角色。

韓國人就非常明白這一點。韓國經濟學家認為,韓國靠美國市場成長的日子已經過去,要想開展第二春,非強化韓國人的中文不可。韓國第一學府漢城大學的中文系報考率,已超過英文系。目前韓國有四十萬人在學習中文。

更重要的指標是一九九九年二月九日,當時的韓國總統金大中簽署總統令,批准中文和英文在道路標牌和政府公文中使用。這是自一九六八年韓國明令禁止使用了長達兩千年的中國文言文以來,首度對漢字正式解禁。評論者則認為,漢字如果持續在公開場合使用,最終會出現在所有的政府公文和社交場合中。

中文成為這個世紀的強勢語文,已經不是英國語言學家葛拉鐸說說而已了;《亞洲週刊》報導目前已有八十五國,近三千萬外國人在熱學中文。中、日、韓、越、星等五個使用漢字的亞洲國家,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合作制訂電腦漢字編碼的統一標準,使一份漢字文件在不同語文的作業環境下都可以打開,沒有亂碼。現在已經完成了二萬七千四百八十四個漢字,實現了全球中文資訊「書同文」的夢想。

弔詭的是,中文如此重要,但在「最有主導資格」的台灣,卻處於十分不利的地位。

隱憂

閱讀能力下降,表達內容貧乏

客觀來看,影音時代「電視取代閱讀、電腦取代書寫」乃全球趨勢,台灣自不能置身於潮流外。在輔大教授「電腦網路與後現代文學」的陳徵蔚指出,人類的紀錄工具一直在演進,現在從手寫進入更貼近思考速度的敲鍵時代,「年輕人因此常寫錯字,是不可能避免的趨勢。」他認為,隨著影音紀錄、傳輸工具的發明與進步,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會逐漸抬頭、與文字能力並駕齊驅。許多學者也認為,寫錯字還不算「大惡」;比較嚴重的是閱讀能力的下降,與表達內容的空洞。

淡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徐國能認為,以前有很多不識字的文盲;現在則有很多受過教育,卻沒有閱讀能力的現代文盲。「許多先進國家為了重建國民的閱讀能力,『經典再閱讀』成為重要風潮;」他說,但是在台灣,教育部規定的課程綱要中,古典文學的比例卻逐漸下降。「你要去推中國經典再閱讀,馬上就會遇到很多政治上的反挫。」

中文閱讀力的下降,也間接影響到學生的數學力。台北補教界數學名師沈赫哲就曾表示,現在的中學生數學不好,其實是國文不好,連應用題所敘述的情境都看不懂,如何談計算。不只數學老師頭痛,生物老師也傷腦筋。受邀為新版教科書提出改善意見的生物老師,就有許多位表示「文字太深,現在的孩子看不懂」。十年教改,確實使台灣在本國語文教學上,遭到比其他國家更為嚴峻的考驗。

有二十年教學經驗的中壢國中國文老師李威娜表示,現在小學課程以活動、學習單為主,孩子習慣以三言兩語打發作業,非常不利傳統語文教學。有些作業要求上網找資料,學生更是直接下載,連字都不必寫了。

危機

中文能力退步,將造成文化空洞化

教改之後,各級學校國文科的教學時數、課程分量也都大幅縮減,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都是如此。「我(代表大考中心)去跟高中老師開會時,聽到的全是抱怨,越是好的學校,國文科越不受重視,變成孤兒。」曾任台大、世新文學院院長的世新中文系教授黃啟方說。

小學的國語課從十年前的每週十堂課,變成每週五堂。馮永敏觀察,「時數減少,第一個犧牲的就是老師自己最不擅長的書法,和批改費時的作文。」作文,反映的是邏輯思考能力。如今作文能力下降的後遺症已逐漸顯現,孩子多跳躍性思考,無法條理分明地陳述事實、闡述問題。以後,怎麼在職場上推銷自己的策略?

時代價值觀改變,台灣急於與世界接軌,一般家長也只能順勢而為。國語日報作文班以前是家長的最愛,學生上課人數經常超額。國語日報董事長林良記得,十幾年前家長為了替孩子報名,排隊隊伍經常在大樓外繞圈子。如今,美語補習班已經成為許多家長的第一選擇,連課後學習加起來,台灣學童學英文的時間已經超過中文。

長年關心人文教育的師大美術系教授何懷碩痛陳:為何母語文重要?因為語文就是思想,一個民族處事做人的觀點、看待自然與生命的基本態度,都蘊含在語文裡。母語文沒有建立好,將使自己的文化空洞化,未來整個世代素質下降。「競爭力不是減低,而且是喪失。」他說,文化殖民地不可能有獨特的創造性思考能力,只好成為強勢文化支配下的「奴工」。

「政治是一時的,語文才是永久的,」何懷碩強調,「台灣就算要獨立,也絕不能放棄中文。」他認為,中文上接五千年典章智慧,橫連全球十幾億人口,再透過翻譯,不斷加入全球新的語彙、觀念,成為包容量無限的優勢語文,這是任何一種方言無法比擬、取代的。

「其實中國的經史子集,換成現代語彙,就是哲學、歷史、文學、藝術,」高雄醫學大學國文助理教授李玲珠指出,要加強人文素養,捨中國古典文學而何求?

為了提倡中文,得過多項文學獎的徐國能在中國時報開了「中文正紅」專欄,但他感覺,看的還是少數原本就關心中文的人。中文,並沒有從海外紅回台灣。莫非當代台灣,中文真如「花鈿委地」?如「一枝向上天借來的彩筆,疲倦了,傾斜了」?

====================================================

與媒體對抗:討論區,的延續討論中也有人提到一些台灣人用語的現況~~~

就拿日本來說,如果您常看日劇,或者有學過日文,您會發現,平常日本人在用的詞語,外來語佔了蠻大部分。 原來日文的用詞只剩老一輩的或者是日文系的才瞭解~~~

還有港文,很多都是直接將英文音譯成口語文。 例如:Chees (起司) -> 芝士,Strawberry (草莓) 士多枇梨,Salmon(鮭魚) -> "三文" 魚, Toast (土司) -> 多士。。。。 要照這念,然後看英文才懂那是啥意思,去過香港的茶餐廳看過他們的 menu 的人就瞭解我在說啥~~ (瞧瞧下面貼的)

有人可能會說:這是現在社會的趨勢阿,流行呀等等。。。 但是您仔細思考過,流行對傳統所帶來的衝擊嗎? 流行的影響力也是很大的~~ 亦好亦壞

所以,請不要再用注音文了!!!



【轉載】搶救台灣中文力!

【轉載】搶救台灣中文力!
2004-06-04 15:0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台灣 文力
這的確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現在連文字工作者的報導中都常錯誤連篇,
何況是一般的普羅大眾呢?

如果連一篇像樣的文章都寫不出來,
要如何闡述自己的想法及理念呢?
簡言之......就是笨蛋一個......
嘿.."國語日報作文班"貓有上過喔,講求的是起承轉合的連貫,以及用詞遣句
的正確性,以現在看來有點古板,不過貓不否認,上這個課程對於中文文法以及
文章的可讀性有相當大的幫助
停權計數:3次
每次去考試我的中文都是最低分的
現在更慘
學了英文 西班牙文及葡萄牙文之後
中文文法及注音符號都搞不清楚
自省跟進步都是屁話,賺錢才是王道
的確是很吊詭的狀況..
有一個學長目前在一間高中補習班任教
今年碰到他時
除了反應現在學生越來越難管越難帶外
也發現以往普遍成績不理想的英數兩科
現在反而變成是國文的不及格率居高不下

可能跟現在家長過分崇洋心態也有關
一味惡補英文 看重洋籍師資
卻忽略掉了中文這個根本的能力和基礎
而且現在教育政策
不斷降低學習英文的年級數
也是挺讓人擔心的
畢竟中文都還未必學的扎實 就又勉強學習第二語言
只怕最後真是兩頭空的局面
We may delay, but time won't....
來刮鬍子囉, 要不要搶救一下英文片名閱讀力?
已經有人先刮了~~

TRG-pro wrote:
來刮鬍子囉, 要不要搶救一下英文片名閱讀力?


by Silly in 與媒體對抗:討論區
King of The Ring?沒聽過,只聽過The Lord of the Rings。
Kill a Mochingbird?應該是 To Kill a Mockingbird吧?
文章有沒有道理我不知道,不過作者的態度顯然不怎麼謹慎。


雷 wrote:
現在連文字工作者的報導中都常錯誤連篇


電視打開看新聞,常常可以發現,主播念錯字,導播室打錯字,文法錯誤的還有念大字報 (跑馬燈) 還會凸搥,還有實況轉播的記者問的豬頭問題等等的一大堆~~~ 我常想,現在台灣主播的素質怎麼那麼低,這樣差的都可以去當主播/記者,電視台是否已經將新聞當作是綜藝節目來製作?

我覺得是一個很壞的想法導致這樣的情形:沒關係啦~~反正只是小錯誤~~~

如果導播&製作人是抱這這樣的心態,那麼別想下面的員工工作能夠多認真。。。


之前看到網路上傳的一些小學生 or even 高中生的爆笑作文,雖然好笑,但是您想過嗎,那是真正發生過的事耶!! 說不一定類似的問題天天發生~
真人 Orz...
學中文咧...........................
現在"那些人"已經要把中文廢了,因為要回復"台語"!
一直說要恢復母語教學,可是他們好像把台語變成是台灣的母語,一點也不尊重其他民族!我是客家人,我也希望客家話在哪兒也能講,但是可能嗎?我是比較贊成使用一種都不是大家母語的語言作官方語言,因為這樣才不會造成種族歧視的問題!
常聽人說以前在學校不準講台語,講台語會被罰錢,認為自己的母語被扼殺了,是高壓統治、種族歧視、認為台語是下三爛的語言等等.................,其實認真想一想,如果是不准大家在家裡講台語那才是高壓統治、種族歧視!
希望大家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偏激、不要那些政治人物說什麼就認為是對的,自己應該多方考慮才對!
如果沒有另一種可以統一的官方語言,那我今天講客家話,我去到內政部辦護照,很不幸的我遇到一位台灣人,各位大大請問我們能溝通嗎?
官方語言可以是任何語言,英文也可以、法文也可以,中文也可以.............,但是,因為我是客家人,我不要台灣話變成官方語言!
看見大大的貼的這篇文章使小弟感到很震撼, 現在的父母只注重英數程度, 往往忽略了中文, 以為在中文的環境中常說中文, 中文程度就很足夠了, 其實真的是只有普遍度, 而沒有深度,
在沒有看見這篇文章前, 我與其他的父母的心態一般, 都忽略了小孩的中文程度了, 我想我會與我的另一半好好的討論一下..
畢竟,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而且, 刻不容緩的..
天漸黑 心不想睡 點點星光 靜靜躺在黑夜 你曾說 在你心中 我是你唯一的夢 夢開始飛翔 在每一個晚上 心也會靜靜停在想你的地方 夢開始飛翔 飛翔在你如夢的晚上
嗯!!真的..媒體的影響力是很大的..往往一個無心的小錯誤都有可能會誤導大眾說..真的很希望大眾媒體們能夠謹慎小心才是喔!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