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最大的成功在於,它打破了台灣父母幾十年來的老舊觀念:『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觀念,我有幾個表弟,明後年都要大學畢業了,我問他們畢業後要做啥,只有書唸的好的那個要考研究所,其他幾個就是準備就業~
一個打算做餐飲(唸資訊),現正在一家名日本料理打工,做了很多年,已經可以備料、做些檯前的準備工作,另一個在飲料店打工(唸會統),上次他調的檸檬冬瓜茶,真的是好喝到爆~ 都有很明確的目標與興趣,而且朝著這方向進行,雖然他們所學跟做的完全不搭,不過很勇於去做、也不怕被笑,更不怕家人壓力(我老舅氣的要死),就某方面而言,我覺得教改算是成功了,因為他們有『獨立的思考』,不過我阿舅氣的要死,要我勸勸他們繼續唸研究所

上次搭計程車,電台剛好說到『陳澄波』這三個字,那個司機突然很興奮的說:我很喜歡他的畫,他上網抓了很多他的圖,印了很多張,我看了那司機年紀也有一把了,還那麼厲害會用電腦抓圖,而且還喜『陳澄波』的畫,很多人連他是哪根蔥都還不知道哩,聊一下才知道,他有在社區大學上課,所以會電腦,他家以前陳澄波的月曆,他很喜歡,之前還去看畫展~
所以我認為教改算是成功的,讓有心想學的人,不會再認為學習是壓力,他兒子都可以唸大學,為什麼自己不行呢?(不只改變了學生,也改變了家長)
教改最大的好處就是,讓『學歷』造成的不平等歧視,可以漸漸的消失,出社會了嘛,大家就用實力來拼,不是你書唸的好,就是一輩子平步青雲、幸福美滿,書唸不好就一輩子作工,永不翻身,讓想唸書的唸的愉快,讓不想唸書的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這不是回歸到最基本面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