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關於盛竹如的報導。儘管盛竹如已不在主播台報新聞了,但是,如大家所知道的,盛竹如不急不徐的音調,巧妙地融入一些「社會寫實報導」的節目旁白中,本身即是一個極佳的賣點。
我從小聽他的聲音長大,印象中,他似乎連螺絲都沒吃過。據父母描述,盛竹如剛上主播台時,掛著眼鏡,年輕斯文,字正音清,一新當時人們耳目,風靡不少妙齡少女。而放眼當今台灣的新聞主播,幾乎找不到像盛竹如般沉穩的音調。甚至可說:何謂新聞主播、何謂綜藝主持人,界線越來越模糊。
新聞旨在報導事實,報導需要權威莊重。在這意義上,「盛竹如」成了一個符號。無論時代再進步,「盛竹如」式的新聞報導,仍是必要的。但台灣新聞媒體距離這個起碼的初衷越來越遠。把如今的台灣新聞媒體「打掉重練」,能否造就出一個盛竹如?年輕世代成長的環境中,見到的都是插科打渾、油嘴滑舌的電視媒體人,「盛竹如」可否是他們心中的範本?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