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著名醫學家卡爾等人調查1916年1月以前出生的捐血者332人,與在同一地區出生而且年齡和性別類似的未捐血者339人作比較。捐血者平均壽命為70.1歲,未捐血者為67.5歲。結果表明捐血者存活率顯著高於未捐血者,捐血總量較多的人存活年齡也較長。
所以說:堅持長期適量捐血的人頭腦會更清醒、更健康、長壽。1997年3月菲律賓總統拉莫斯第41次參加無償捐血(每次250毫升)以此來作為他69歲生日紀念。他常說:捐血使他年輕了20歲。看來這句話不完全是玩笑話。
捐血可減少冠心病的發病率
近年來,中國青島醫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內科的專家,以“關於多次捐血者血液稀釋狀態與動脈壓及心腦血管病的關係” 為課題,對多次捐血者127例,高血壓患者87例缺血性中風患者60例進行了血液流變學對照性研究,結果表明:捐血對心腦血管病有良好的遠期影響,對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具有積極的預防作用。
1984~1989年,芬蘭科學院院士薩洛甯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組對本國2782名42歲~60歲之間的男子進行了調查分析。結果表明,捐過血的人五年半後患冠心病的比例比沒有捐過血的人少86%,在另一項研究中,對捐血1至12次的1532名捐血員跟蹤觀察,結果僅有1人發生心肌梗塞。同時對未捐過血的2306人進行對照觀察,有226人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竟高達9.8%,與捐血組有明顯的區別。
又據美國堪薩斯大學醫學中心心腦疾病研究小組對655名捐過血的人和約3000名未捐過血的人進行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在過去三年中捐過血的男子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只有後者的1/3。
研究人員解釋說,這一現象與體內鐵元素貯存量減少有關。鐵元素在人體合成氧化酶過程中起催化劑作用。捐血後體內鐵元素貯存量可明顯減少,捐血員每捐出500毫升血相當於排出200~500毫克鐵,因而體內合成的氧化酶也相應減少,這樣血液中的脂質被氧化的數量就小,從而減少了附著在血管壁上的沈積物,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中國、芬蘭及美國科學家的研究表明,捐過血的男子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將大大降低。為此,芬蘭的醫生們建議男子每年最少捐血一次,這樣既有利於自己患心血管疾病,又有助於他人,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6070705841
捐血真的有好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