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從小到大玩三國志遊戲,看三國志動漫,或是讀一些古代文學作品...
不論劉備...孫權..李白...蘇軾...
發覺古人都是穿一種「衣領前面左右交叉」and「袖口寬寬」and「下身很像裙子」的衣服
就是很類似日本和服的東西
以前歷史沒念好..
想知道,為何沒有人繼續穿那種衣服了?突然好像所有人都不穿那種衣服了?
怎麼突然變化成穿著「類似襯衫,充滿圓形印花,中間用小布球做釦子的上衣」or「外面穿一件背心+長袍」的衣服與「旗袍」呢?
(為必免爭議..更正題目..謝謝大家的指教..謝謝!!)
現在是 西元2006年...........
應該是現代人了,誰要穿什麼都沒差,要穿蘭嶼丁字褲上街、或者是穿和服、日本浴袍上街,我想也不會有人管。
台灣這個島嶼很有趣,南島嶼族是原本,流行的文化應該是南島嶼族的衣服為主,日後加上許多外來文化的影響,其實演進很快,幾經西班牙、荷蘭、日本、及其它國家佔領,影響文化很深,變化多端,加上美國影響很深,加上我國地理位置還有近年來很多的文化影響,台灣已經是多元文化影響的一個國家。
為什麼現在原住民不穿原住民服裝上班工作?原住民血統的人該怎麼認同李白、曹操等歷史...
發這種議題,很容易就會有問題,建議不要故意發這種文,很容易吵起來......
針對我的回覆,可能又會有人想反駁,隨便要反駁我的人怎麼講。反正就這樣,我個人認為這一篇蠻故意的。自己想穿什麼就穿吧....想把額頭剃光留長辮子就留吧...為什麼的事情,真的需要講嗎?不念歷史也會知道現在是西元2006年
我愛台灣,我的國家 敬請多支持台灣國產品
oooh wrote:
respect, ibob說不定是中國網友或滯台中國人, 所以也沒什麼好激動的
麻煩一下, 不必扯到中國歷史就覺得對方一定是對岸來的.
歷史是互相影響, 有先後順序的, 台灣所謂的文化, 也不是一夕蹦出, 跟任何文化無關的.
我只點到這裡.
ibob兄所提到服裝, 其實是傳統長袍馬褂的現代版本, 在很多百貨公司都可看到, 服裝本來就是
有流行性, 小虎隊時代流行的緊身AB褲當時很帥, 現在有誰敢穿? 郭富城當時最帥的麥當勞頭.
在下高中時也剪過, 現在有誰會覺得好看?
而這些所謂的傳統長袍馬褂的現代版本, 現代的命理師, 氣功師甚至中醫師還是很多人穿, 甚至
外國友人也喜歡買一套回去.
文化是會互相影響並演化的, 都要扯上政治, 豈不是很累人嗎?
樓主不是在問為什麼"現在"公元2006年的"台灣"為什麼沒有人穿長袍......所以去強調原住民或是2006等等..... 這種回應似乎才是泛政治, 或說有點刻意.
其實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旗袍及馬掛主要是滿人入關所帶進來. 清朝早期時滿人及漢人的衣著並不相同. 不過其實明朝的衣飾和唐朝就很不同了. 漢和唐也不相同. 這之間的過程還真的要對相關主題有研究的人才能知道呢. 不知道版上有沒有高人可以回答呢?

簡單來說, 漢人服飾一直到宋代都是很類似的,
所以跟漢文化交流很深的日本, 韓國, 以及越南,
幾乎都是很類似的.
不過中國歷史上有兩次亡國的紀錄,
如果以漢人角度來說, 元, 清兩代根本就不應該被稱做中國歷史的一個朝代,
所以孫文才會用二次亡國論來作為革命的基礎.
(正確來說, 應該說是三次,
隋代的楊堅奪取了鮮卑人宇文家的周以後, 滅了漢人國家陳.
雖然楊堅是漢人, 但是當時有人是以胡化的漢人, 或是漢化的胡人來稱呼,
所以楊堅算是胡化的漢人)
現在的長袍馬褂, 旗袍應該是算女真人, 或者滿人的服飾.
因為清帝國強力推行一些政策,
所以有一些原本是漢文化 (台灣也在清帝國的統治下) 的東西消失了.
日本, 韓國, 越南沒在元清兩代納入版圖,
應該說只有越南的一部分曾經納入漢人各朝代的版圖.
自然就沒有把原本的傳統廢掉.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