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說,我本身對於火車就有獨特的感情,

從小時候常常坐火車到基隆阿嬤家
不懂事的年紀,經歷了北迴鐵路尚未電氣化單線時代,
常常要交會列車,延誤車班時間都很稀鬆平常
錯過了那段北迴線繁忙的單線時代,
如今長大了,來的及追上台灣最後的光華號。
現在,台鐵正盡力推動花東線鐵路電氣化以及瓶頸路段雙軌化

未來在美麗的花東縱谷,就看不到乾淨的鐵道
會變成滿佈電車線的花東線了,
上一次,我特地帶著我妹坐普快車來回玉里,網友們給我熱烈的迴響


回花蓮,帶著我妹坐普快車來回玉里
帶我妹體驗從來沒坐過的藍色普快車箱,事隔沒多久,在去年年底大改點中
藍色普快正式走入歷史,而在清明節假期,我回到花蓮
想再帶我妹來一次普快車玉里來回,可惜去的是光華號,回的已經變成復興號了。
這次帶著兩個妹妹,一大一小,雖然大的沒有體驗到藍色車廂的魅力,起碼還有光華號可以體會
開窗戶坐火車的感覺,更貼近土地的感覺,我不知道以前板上的網友們
是不是曾經有搭乘過普快車的感覺,有人覺得,不就搭火車,我只要到達目的地就好。
BUT!我覺得可以更去感受到,火車行進間的節奏。

清明假期回花蓮的期間,剛好老師也要求拍攝新聞帶來當作期中成績,
我選了我最拿手的光華號鐵道紀錄,因為之後電車線架好,以後光華號就被打入冷宮了

區間電聯車就要取而代之,雖然西半部的網友可能覺得沒什麼,不過就區間車

但是對於東部很多沒機會作過電聯車的民眾,會是非常新奇的事物
習慣了慢車的速度,交會時的等待,開窗戶享受新鮮空氣迎面而來的感覺
花東電氣化也代表著東部鐵路的空間跟速度的革命,但是所帶來的變化
就是藍色普快車退役了,緊接光華號也快屆滿年限,
我拍攝了光華號新聞帶來紀錄他奔馳在花東線的身影,
希望各位能給我一些意見,對於影片的看法,我也希望劉作家也能為光華號給一些保存的意見
就像爭取到了藍皮車廂的觀光用途的動態保存。
新聞帶如下!
未來的歲月,光華號依舊奔馳在鐵道上,
採訪列車長的時候,我覺得他也露出了一絲絲的無奈,

也因為光華號三十幾年了,零件取得不易,現屬台東機務段在保養維修
更幸運的是,這次的旅途中,開光華號的司機,跟上次我帶我小妹做下去玉里的司機是同一個
真是好巧的機緣喔,另外說到我妹,真的蠻生氣的,
一個竟然在睡覺,另外一個竟然在看書...


希望他們長大以後,記得他們鐵道迷的哥哥就是為了坐火車而坐火車,就早上五點五十分衝去車站了
這股衝勁,未來我期望還能保有。
這次的新聞紀錄,純粹是想要為了鐵道文化盡自己的一份心力。
光華號曾經是如此風光,是曾經如此的輝煌紀錄
現在只得在東幹線度過晚年,慢慢的凋零。
光華號,加油!!!